第一次这么迫不及待地写“读后感”,之所以打双引号,是因为并未完全读完,认真读完的只有目录,以及P63-P73;之所以说是迫不及待,因为这10页的文字带来了满满的欣慰感。
有的欣慰感是共鸣,有的欣慰感是安慰,这次是后者。这种安慰就像是一种肯定,它认可了一个人在30岁之后的岁月里那些反复的、纠结的、矛盾的、徘徊的思考,所以,并不是她遇到了问题,也不是曾经的她犹豫不前,而是她意识到了自己正在遭遇人生的课题,发现问题也是值得肯定的,不是么(偷笑)
安慰之余,也有一种小小的得意,因为书中青年接收到的指导,和她暗自得出结论很相似,这说明那些年以发呆和烂笔头为形式出现的自我反思,是有意义的,也是大致正确的(再次偷笑)
反思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人直面自己内心的负面思维,就像书中哲人说的,逃避某件事,其实就是不敢面对这件事失败后带来的外界传来的“自卑感”,这个观点和卡伦霍尼关于神经症的说法也很相似。
她认为所有的神经症即心理疾病,是源于幼年和童年的经历造成的压迫感/危机感,这种压迫感/危机感会导致成年后的自己无法真正去面对内心的冲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用行为A去掩盖动机B,正因为A和B是相互冲突的,以及这种长期“掩盖”的习惯,导致成人在面对问题时,失去了本该有的正向思维,焦虑、抑郁等情绪便随之而来。
是不是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少当时的我有。生活的体验、人生的模样,全部源于内心的感受。以前有人和我说过“你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但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你怎么对待自己,生活就怎么去对待你”。
这里的“对待”自己,不是宠爱、善待之类,而是完全接纳。其实,完全接纳才是真正的爱,接纳另一半的好与不好,让ta可以在这段关系中舒服地做自己,这是伴侣之爱;与自己的童年和解,接纳父母的好与不好,不抱怨、温柔相待,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爱你,哪怕这种方式是你所不愿的,这是亲情之爱;勇敢面对自己的缺陷,不掩饰、不回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执着所谓的好与不好、对与不对,这就是自我之爱,也是“对待”自己应有的方式。
当尝试着这样去做时,一切都会不同。
挺有意思的,这段日子总是在梳理自己,可能因为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比较多,所以格外需要理一理混乱的头脑,毕竟决定未来的永远是当下的选择,不深陷于过去,不止步于现在,不迷茫于未来,嗯,加油吧。
这本书,既想看,又不太想看了,因为和书中的“指导”相比,更想知道别人的阅读感受。看书既是为了寻找共鸣,也是训练人去思考,每个人看同一本书的感受不同,于是在遇到人生的课题时,会因为这种感受而做出与之前“有差异”的选择,继而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
所以,这可以算是蝴蝶效应吗?想得好像有点太发散了,脑壳疼…还是做个无知的人吧,毕竟无知者无畏,我需要再大胆一些,大胆一些…,大…胆…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