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步入初中已四月有余,这四个多月我不间断地遇到新问题,也在和孩子共同面对,心生好多感触,在此愿与朋友圈各位家长朋友们分享,如果您也遇到过同样的难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孩子进入初中后,发现他好像是忽然之间就长大了,思想的成熟度更接近成人水平,与之前小学时期的毛孩子有天壤之别,在我欣喜于孩子的成长变化的同时,伴随着成长的还有随之而出现的新问题。这些相关问题,其实都是身为家长的“焦虑”类型的问题。分析一下就能发现,都是青春期会遇上的典型问题,是的,我得觉察和意识到,我的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不管家长们承认与否,我所遇到的情况绝不是个例,即使你的孩子曾经是乖乖儿女或是省心型,你都会遇到及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和各种焦虑。
我也不得不承认,各种扑面来的情况有点令我措手不及和疲于应付。但随着感触越来越深,我对孩子也越来越充满感激。感谢他给了我机会体验养育一个孩子的酸甜苦辣,感谢他让我一步一步成长到今天,更加感谢他促使我走上不断学习和自我成长之路,学会了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人和事。
因为急于解决眼下问题,我会去翻阅关于青春期方面的书,想更多去了解有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想去学习做为父母该有的心态和应对方法,想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也让自己得已成长,而不是只善于点着导火索,简单粗暴横加干涉、激起孩子的叛逆之火。事实上,有多少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都是零交流,而这不是我想看到的局面,所以学习迫在眉睫。
青春期是孩子们必经历的成长阶段,也是家长们都曾经历过的,只不过是青春期离中年的我们有些遥远,减弱了家长们感同深受和共情能力。想想我们那些曾经,在那时候,总有一些心事无人可诉,总有一些情绪无处安放。这种孤独感,伴随着青春期的荷尔蒙而来,即使有再开明的父母,恐怕也没有办法消解。再加上繁重的功课,升学的压力,老师的认可,同学的认同,异性的关注,身体的发育,现在的孩子们还要面对电子产品的诱惑,我们在面对以上种种的情况下,多希望家长们能理解能支持能更多地鼓励我们,做我们强大的后盾,给我们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虽然孩子与我们两代之隔,其实同处于青春期,孩子与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心声。
现在再来看看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家长们面对的焦虑:他们貌似不听话、不懂事、不礼貌、不孝顺的背后,其实都藏着一个渴求:我长大了,请尊重我,我自己的事情让我自己决定!而做为父母,我们是否能正确地解读出各种行为背后孩子们真正的需求?孩子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被肯定、被爱、被重视,被信任的需求,父母们都看到了吗?而父母有没有反思过,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无微不至无孔不入的爱,是否是孩子需要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爱是给予对方所需,不是自己所想啊!
知道吗?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听意见,更喜欢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哪怕是撞南墙;青春期的孩子,不喜欢父母的控制与干涉,然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是,父母有多担心、多干涉,孩子就有多别扭、多反抗。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你会深有感触,孩子越大,我们能够提供的实际帮助越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支持。父母可以做的就是:不去添乱,闭上嘴,打开耳朵,多呼少说,了解,尊重才是最大的支持。
说到这里,父母有必要再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学习成绩上不去,我们是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背后问题的关键,有可能是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包容,有可能是对父母过度控制的一种抵抗,也有可能是对不能改善的亲子关系的一种报复,找到真正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身旁,而不是对立面,让孩子感受到在乎与被爱。永远记住,先联结情感再纠正行为。
青春期是孩子发现自我、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的重要阶段,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成为一个真正对自己负责的人,在青春期这个重要的阶段就要给他们机会去探索、去经历、去犯错、去体会。因为只有通过犯错,他们才能从中学习;只有亲身经历,他们才能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独立人格。
关于青春期那些懵懂的小情素,许多教育专家建议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并不是说绝对地支持或反对,而是无论孩子是否谈恋爱,这始终是一个可以敞开来谈的话题,而不是谈虎色变。因为我们都意识到,这个年龄就是正常萌动的年龄,就是开始关注异性并且希望被异性关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喜欢,是那么单纯美好,没有一点功利性。我们希望孩子能有机会体验这样的美好。前提是提前沟通,告知孩子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地疏导和转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和更重要的事情上。但是不否认恋爱的确会带来很多问题,是大多数父母的焦虑所在。如果孩子们在家里能够感受到足够的温暖,跟父母的沟通顺畅,他们谈恋爱的概率相对会更小。
总之,孩子问题交给孩子自己,让孩子自己有掌控感,不过度焦虑,给予爱与自由,我们要相信:在爱的包围中自由成长,孩子终能长成他自己喜欢的样子。家长们,让我们觉醒吧!
2020年11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