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0752/690c30d0146597a5.jpg)
昨天中午,我去见了大学老师刘老师。我们一起吃了午饭,聊了不少话题,记忆的画面一下子涌现出来,仿佛让我回到了十几年前的种种往事。
往事如烟,别院忽忽已十二年。
难忘师恩,刘老师是一辈子的好老师。从入学那一年算起,已经认识刘老师十六年了。大学期间的四年里,我有三年多时间在实验室勤工俭学。那时,刘老师是实验室负责人,他刚研究生毕业,刚进入学校任教,而我刚考进大学。尽管他只比我大了五岁,但已经是我的老师了。
大学三年里,我在实验室与刘老师接触较多,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事的方法和优良品质。我一直认为,为人师表,首先要教人如何做人,其次才是授道解惑、传授技能。人品是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刘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匪浅。
刘老师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好品质。
转眼毕业十二年了。除了刚毕业时偶尔回学校,现在大概有十年没回去了。之所以没回去,一是因为距离实在太远,一个在郑州,一个在上海;再者,觉得自己混得不好,无颜回母校;还有一点就是,以前命犯桃花,往事只堪哀,回去可能会对景难排吧;再有就是,时间总是向前走,人总会老去。如果回到学校,看到自己曾经的宿舍被他人占据,看到他们的年轻与自己的不再年轻,人会有所感触。
如今大环境不好,据刘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学习氛围比我们那时还要差一些。现在的孩子们不再像我们当初那样为了生计而发愁。当时,我们家境不好的同学连吃饭都是问题,而如今能上大学的学生大多家境不错,他们不再像我们那样拎着水杯去自习室了,而是直接在教室投币购买饮料。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已不多见。
当然,这只是大多数情况,不能代表全部。
如今的毕业生找工作很难,不少学生会觉得,既然努力与不努力结果都一样,那干脆“躺平”算了,反正都是一样的结果。很多人在网上也表达了这种观点。
不少年轻人觉得,与其做牛做马,不如做回自我,潇洒躺平。
这样的想法是否正确,我无法置评。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我而言,我觉得人还是要多努力一些。虽然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努力之后,可能进步不大,但至少会有所改善。
当然,我也向往“躺平”。
我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呢?
我的理想生活是可以无忧无虑生活,可以以上海为中心,随心所欲地周游全球。每天读书、写作,经营各种兴趣爱好,「朝饮颍川之清流,暮还嵩岑之紫烟,三十六峰常周旋」,做一个富贵闲人,做一个真隐士。闲暇时光读书、练字,最好还能学画,痛饮美酒,熟读《离骚》,乃可为真名士。
只是,不知几时方可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2024年7月21日
上海赵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