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无尘,月色余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做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一命休矣,出狱后。已对官场生活无比厌倦,感到心力憔悴,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他想人生不过如白驹过隙、敲击石头产生的火花。想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虽然自己写的一手好文章,但是谁又真正的理解我呢。我又为什么不能到一片田园?享受那天真快乐,悠闲自在。抚一曲琴,饮一壶酒,坐在小溪边,悠闲的看着天上的白云。这个是多么的潇洒飘逸快乐呀。
苏轼刚刚20岁走出眉山,就得到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30多岁时已是名满天下的文豪。无意中得罪了小人,在狱中关押了130多天,险些危及生命。简直是从天上落入地狱。
这首词实际上是他前半生报效朝廷到深入民间、统领文坛的分界线。如果没有乌台诗案,我们将也看不到,有血有肉,才情四溢,达观乐天的苏东坡,和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