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和永澄老师共读《思考,快与慢》
Day4--《快思慢想》序言之检视阅读

Day4--《快思慢想》序言之检视阅读

作者: 美乐泓予1 | 来源:发表于2017-06-28 01:58 被阅读0次

             听了1遍录音,把台版和中信版的序言各读了一遍,对照永澄老师的序言分析阅读思维导图,终于对《快思慢想》的序言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如老师说的那样,不要快,要慢下来,不要着急,但是还是要讲究进展进度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跟着老师,理解,花费功夫去理解、运用,乃至创新的。真的是自己定的标准决定了自己的努力程度。

            本书重点讲了对于作者对于判断和决策研究的理解。

            序言中作者卡尼曼以时间为线索详细的介绍了他和好朋友特沃斯基从相识、相交、到合作一起研究判断和决策过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

              特沃斯基在1969年提出,人不是直觉型统计学家、人的直觉是有偏见的、如:倾向于相信没有足够证据的结果而且通过几个观察就下结论。这一点,让我想起最近的一件事。我单位给学生印了毕业纪念册,因为第一次印刷的数量不够,所以没有发给老师。再次印刷后,拿到手后,我跟同事说,这次印刷的质量要比第一次的色彩、纸的厚度都要好;同事半信半疑的相信了我的说法。有同事与第一次印刷的比较了一下,结果没有看出不同。这明显的是我对于印刷厂可能会偏爱老师、给老师印一些质量好的毕业纪念册形成了偏见而造成的,我的偏见先入为主、事后也自责了一番,事情没有证据,怎好乱自下判断呢?看到了作者的叙述,我体会到:人的直觉是不可靠的,要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的。 

             作者也认为相似性对直觉也会带来的偏见:只考虑相似性就下判断,结论往往是荒谬的。如,作者和特沃斯基对于几个认识的小孩子的未来职业的判断竟然惊人的相似。这让我想起来,我经常会给我的学生定位,这个人学生会干什么,那个学生会干什么的判断,我想这也迎合了作者的预测角色的相似度理论了。

            关于判断作者认为有可得性法则。就是人们是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判断事情的重要程度的。关于这一个判断我还没有找到和自己关联的实例,关于这一部分,我还是存在知识堵塞的情况,虽然老师的导图写的很清楚,但我还是理解的不够理想,需要再听老师的解释,看小伙伴的理解,触类旁通一下。

             对于不确定因素时的决策过程,作者目标是创立一种心理学理论,研究一下人在简单的赌博中如何做决定。我特别佩服作者和他的好朋友,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境,想到相关的生活实例创建相关的理论。这一点研究的精神正是我所欠缺的,我亦缺少像作者的好朋友那样的合作伙伴:两个人的智慧总要胜过一个人的想法,找到一个如特沃斯基一样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我的感悟:高手的读书如同抽筋剥茧,永澄老师可以画出导图,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形成自己的理解,所以,神级的读书标准产生神级的产品声音,这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

              我的反思:看到小伙伴提交了长长的作业,及时的跟进,我为自己的懒惰和携带内疚,每天不断地增加增量,就是让自己不焦虑的最好方法,及时跟上,及时输出,是必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4--《快思慢想》序言之检视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py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