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月读时分写作训练营邀请函
运木古井亭记录着济公的神奇

运木古井亭记录着济公的神奇

作者: 博物馆学文化 | 来源:发表于2020-06-19 16:54 被阅读0次

来到净慈寺了,就不得不说说那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颠和尚。济公俗名李修缘,人称“济公活佛”,他的名气比净慈寺历代的主持方丈还要大,也留下了众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传说。2006年,“济公传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济公传说”又荣获“浙江最具地域特色民间故事”。

在净慈寺里,设有专门的济公殿,记录了他的事迹。这些真假不辨的事迹中,最神奇的要数他用古井从四川运原木这一则,而且还有殿前的“运木古井”亭为证。

相传,南宋嘉泰四年(1204),净慈寺发生大火,殿宇被毁。为了重建寺院,急需向各方募化筹资,方丈就请济公起草一道募资的榜文。济公道:“长老有命,岂敢推辞。只是酒不醉,文思不佳,求长老赏酒一壶,以助文笔。”长老即叫人买酒,济公喝得快活,兴致一上来,提笔一挥而就,榜文中有这样的妙句:“下求众姓,盖思感动人心;上叩九天,直欲叫通天耳。”

这道榜文一出,全杭州城都轰动了,连南宋皇帝都派人送来了三万贯钱。钱有了,可还缺少木料,特别是四川的上好木料。四川的木料是真好,连北京故宫最初修建时用的木料也都是从四川运来的。方丈又去求济公,济公又要酒,而且喝得大醉,足足睡了三天。

醒来后,边喊“木头到了,木头到了!”边冲向寺里的醒心井。果然井中有一根大木头露出井口。方丈忙让人按济公的吩咐,在井口搭起木架,装上辘轳,一根一根地把木头拉上来,一直拉到第七十根,在旁边估算木料的木匠师傅随口说了一句“够了!”这话就像是电源开关打开一样,第七十一根木料停在井中再也不往上冒了。

从此后,醒心井被称为“神运井”,又叫“运木古井”,井上还建起亭子,那最后一根木头就留在井底,让人点了蜡烛系在长绳上坠入井中观看,成为净慈寺最吸引人的“古迹”之一。

大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走进净慈寺,去看看这一个神奇的所在。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运木古井亭记录着济公的神奇

    来到净慈寺了,就不得不说说那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颠和尚。济公俗名李修缘,人称“济公活佛”,他...

  • 把盏对花痴——水木诗社

    365日历诗 3月29日 济公成佛 赞化天尊集三元,神儒心释修道禅。 古井运木化龙身,罗汉转世度人寰。 装疯...

  • 《济公全传》作者:郭小亭txt电子书

    《济公全传》作者:郭小亭 简介 这本《济公全传》是流传很广、深受好评的经典佳作。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语言文字简洁通...

  • 榕木亭

    榕木亭 何一诺 木亭新刷漆, 无人做木亭。 木亭从何来, 拜谢一株榕

  • 古井记

    村有古井,不知其历史几何哉!深约数丈,口圆若环,壁砌以卵石,蕨类蓁蓁生于斯。吊竿所置石,凹似斧琢,盖年久矣...

  • 消极的乐观主义

    【原文】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

  • 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

  • 放过自己

    《记游松风亭》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

  •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记游松风亭 宋代·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

  • 谢友人两首

    谢友人1 青山夏翠鸣,还记应长进。 清风云淡揺,为人当张强。 随流别良辰,好事成良全。 闲亭饮古井,云上敬王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木古井亭记录着济公的神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qb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