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欧阳小兰讲师14期分享498天20220704本周约练1次,来66观120咨43
一、中级班第2课复习:
1、以确认知觉+身后一小步的引导:
1听他讲,了解他,在合适的氛围里确认知觉,通过问句去做身后一步的引导
2什么叫身后一步的引导?
1)不比来访者跑得快,不太快的问他你准备怎么办?
2)收集信息:陪着他,问他:这个事你怎么想的呀?大概什么情况呀?具体怎么回事呀?
3)确认知觉:那你怎么看呀?你有什么打算吗?你有什么思考吗?
4)确认目标:你希望什么变化吗?
5)确认资源:你有什么尝试吗?尝试完之后怎么样呀?有没有什么有效的呀?怎么在这一块就有效呀?你之前有发现它有效吗?发现之后呢?
6)一小步的行动: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吗?具体的准备怎么做呀?
3确认以上问题后,来访者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他就明白了:原来我想要的是这个,我之前为这个烦恼,为那个苦恼,原来我最看重的是这个。我原来有成功经验,我之前一直认为我不行,我很糟糕,我很差,原来我是行的,我是有这些的,然后,通过具体化,强化,扩大例外,最后落脚到咋做,做点啥呢?做完之后会怎么样呢?一点一点做详细的探讨,当事人就会很清楚改变。
2、具体化:
1)在这个过程中,要慢下来,贴着走,不想着怎么快的推进。他不讲,我们都要他多讲,这一块能具体讲一讲吗?大概说一说吗?大概什么情况呀?你什么时候注意到的呀?然后呢?注意到以后有没有什么变化呀?你怎么看这个变化的呀?等等。
2)在此过程中,我们是非专家的角色,我们相信他是解决他问题的专家,我们以这样的态度去确认他的知觉,放下自己,这是核心的。
3、当咨询师练基本功,当来访者成长自己。
4、大量实操才能将问句化繁为简。
5、焦点解决最看重:当事人在乎啥?看重啥?这是根。他清楚自己在乎的人和事,想要啥,这个定位才清楚。焦点解决是以终为始的学派,终点清楚来,目标清楚,方向清楚,他才不会觉得苦恼,不会在烂泥潭里挣扎。
6、稳来自2方面:
1)经验的累积:就像开车的老司机。
2)已逐步进行了自身完善
7、来访者说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变好,怎么回应?
1)是怎么让你都想要呢?怎么想到都想要呢?
2)什么都想要,能具体的说说吗?
3)有没有最想要的? 相对更想要的?
4)如果排一个序的话,最想要的是什么?
假如来访者说不知道,我们怎么回应?
1)要去觉察他的类型,是游客型、抱怨型还是自愿型。有这个意识,否则会一句接一句的问句去问,不同类型不同的问句。
2)游客型:能聊啥就聊啥,想聊啥聊啥,不想聊少聊点也行。
抱怨型:接住情绪+理解共情+倾听听看到抱怨背后正向的期待、在乎
自愿型:话题+主题+目标+资源+一小步行动+总结+反馈;
3)接纳欣赏,心中有大思路,他想干嘛,他有哪些资源,实际做时是贴着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8、正向开场,了解什么?
1)今天怎么过来的呀?吃饭了么?休息了吗?
2)今天来是谁的主意呀?想聊点什么呀?最近一般都在忙什么?都在做什么?平时有什么爱好吗?喜欢做什么呀?哦,喜欢读什么书呀?
二、21天读书训练营第4天读书总结
1、倾听:怎么听?在每个学派都很看重。焦点解决听什么?SFBT聚焦于当事人如何改变?主张小步行动。特别关注的是:
1)关注当事人重视什么?在乎什么?成功经验。
2)进一步思考和形塑,并入当事人关键字。形塑---塑形,塑造形状,形体。比如一块石头,塑造成想要的形状,共情、问话、具体化,一系列的过程,让我们对来访者有更清晰的了解和理解,石头越来越成形,变成艺术品、雕塑等。尽量用原词,让当事人觉得我们足够重视他。
3)咨询师会按照当事人的参照框架理解当事人:当事人是怎么想的,怎么看的?怎么有情绪的,以当事人为准。
2、不管当事人遇到啥事,相信他:一定有他的道理,他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3、没有基本功做基础,学很多技术用不上。
4、理解基础:当事人说一个事,你简短的回应你听到的内容,看你理解的对不对,他听到再回应你听懂还是没听懂他讲的话。
5、倾听:建构理解基础;专注的听+努力的听懂;听出当事人说出的故事,也听出未说出的角度;认为当事人的抱怨是建构解决之道的基石;听什么人、什么事对当事人重要+听出正向资源和成功经验+可能性讯号+并入当事人关键字+聚焦当事人参照架构+尊重和理解当事人讲的话+扩大知觉+自然同理。
5、倾听的非口语行为:
1)说话的语调
2)身体的姿势,避免不适宜的姿势,比如不安于座位,令人分心的姿势,看手表等
3)眼神的接触,避免奇怪的眼神,躲闪的眼神等
6、虽然非口语很重要,但SFBT更重视咨询师说使用的言语和问句。倾听谁和什么对当事人最重要,非口语信息会自然的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