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火七月,刮的是《我的前半生》的十二级台风。在台风肆虐的当口,如果你恰巧处于台风风眼——由于台风风眼外围空气急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外面的空气进不到台风的中心区内,因此台风眼区就像由云墙隔离的真空地带,里面的空气几乎不旋转,而风眼外侧100千米左右则是狂风暴雨——那么,幸运的你可以高枕无忧。
当下,我们就让自己处于《我的前半生》台风的风眼,再回首聊聊《欢乐颂》里耐人寻味的安迪。
《欢乐颂》影评系列之四——幸福没有逻辑关系按照惯例,来看看《欢乐颂1》影评系列之一——五美与她们的原生家庭 一文中的安迪——
安迪的外婆与母亲都患有精神分裂,而且经常发作。父亲忍无可忍抛弃了她的母亲,远走海南经商。母亲生下安迪,后病发,流落到十几里外的乡镇,被侵犯怀孕,在生安迪弟弟的过程中难产去世。
之后,安迪与弟弟被送往当地的福利院。安迪五岁那年因智商出众,被美国的一对夫妇收养,至此到美国生活,被迫与弟弟分离。31岁这年,受好友谭宗明的邀请,回国做投资公司的首席财务官,顺带寻找弟弟,并住进了欢乐颂,与其他四个女孩成为了邻居。
安迪是纽约归国的高级商业精英,投资公司的首席财务官。她是高挑美丽、气质出众的冷美人;她的特立独行,精准如公式的言谈举止和海量的知识储备令人印象深刻;她是高智商低情商的代表,强悍的工作能力下,是纯真如婴儿的心;她对数字极为敏感,过目不忘,逻辑思维强大。
安迪自述自己从小就是人们眼中的怪胎。她自卑,不善于与人交流,于是主动远离人群。她不喜欢任何人碰她,不能与人亲密互动。
混世魔王曲筱绡酒后横躺安迪沙发,安迪担心小曲着凉,意欲给小曲盖条毯子。小曲豪放的睡姿之下一条腿越过了沙发靠背,安迪为了不与小曲有“肌肤之亲”,垫了条毯子把小曲的腿归位。
男友每次稍有亲密举动之意,刺猬安迪的倒刺瞬间张开,满眼的恐惧。
......
每次看到这样的安迪,我脑中就浮现一遍那个著名的猴子实验。
哈洛的恒河猴代母养育实验(Harry F. Harlow’s rhesusmonkeys experiment)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做了一系列猴子实验。他将刚出生的小猴子与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养育。一些小猴子与猴妈妈分开喂养后,虽然身体上没有出现疾病,但行为却出现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现象。
哈洛与他的小伙伴们把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猴子与猴妈妈隔离开,放进一个笼子中单独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猴妈妈。这只被隔离养育的小猴子“幸福”地拥有了两位妈妈。这两个代替的猴妈妈分别用铁丝和绒布做成。
哈洛与他的小伙伴们在“铁丝猴妈妈”的胸前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这样,这位铁丝猴妈妈就成为一位有着无限耐心、24小时提供奶水的超级妈妈。而绒布猴妈妈仅仅是一位柔软、温暖的妈妈。
刚开始,小猴子总是围着“铁丝妈妈”转,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小猴子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猴妈妈”那里喝几口奶水,奶足饭饱之后, 他更愿意与“绒布猴妈妈”相厮守;小猴子在遭遇到不明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立即跑到“绒布猴妈妈”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猴妈妈”会给他更多的安全感。
动物心理学家哈洛从这个“代母养育实验”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些由“绒布猴妈妈”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后不能进行交配。
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安迪吗?
安迪一直在疑惑自己是如何度过危机四伏、没有基本生存能力的婴幼儿时期而活过三岁的?我们同样不得而知。安迪猜想,她也应该是沐浴着母爱长大的。是的, 我们可以乐观地认为,安迪的母亲在不发病的时候同样有着天下大千母亲的无私爱,会为安迪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同时,稍有常识的我们也会知道,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像安迪母亲那样,到达如此严重的程度,即使在不发病的时候下,情绪精神状态也是异于常人的——情感淡漠,表情呆滞,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与外界鲜有连接互动。这无异于哈洛猴子实验中的“绒布猴妈妈”。
孩子哭闹求抱抱,妈妈是那样一副淡漠的样子;
孩子无论喜怒哀乐跑去与妈妈分享,妈妈依旧是那样一副淡漠的样子。
武志红老师在《巨婴国》中提到,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我们可以想象,在安迪成长过程会中遭遇到多少无回应的情况。其实,在安迪的那种境况下,无回应算是幸事,如遇到妈妈发病,做出伤害她的行为,遭受到惊吓也在情理之中。安迪在淡漠甚至危机四伏的妈妈身边幸存下来,已是意外。活着,就是奇迹。
在这种绝境中长大的孩子,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亲子关系中缺乏回应,会习惯性认为,对方不喜欢自己。这就是安迪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人们眼中的怪胎的根本原因。
其实,并不是别人认为她是怪胎,是她自己认定自己不同于常人,是怪胎。她所理解的别人眼中的怪胎只是她自己内在的投射而已。
于是,她自卑,主动远离人群;不会表达情感,不善与人交流;不喜欢任何人碰她,不能与人亲密互动。
会摇摆的“绒布猴妈妈”
接下来,哈洛及其小伙伴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最初的实验中小猴子总是跑去“绒布猴妈妈”那里求抱抱,但是猴妈妈“岿然不为所动”,没有任何回应,致使小猴子们长大后性格孤僻,情感淡漠,不善与“猴”相处。
这次,他们为小猴子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猴妈妈”,在小猴子跑过去撒娇撒泼的时候,这位“绒布猴妈妈”至少会有摇头晃脑的回应。另外,在改进后的实验中,实验者还保证小猴子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兄猴弟猴姐猴妹一起玩耍。
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数千万年的进化史表明,人是群居动物,我们天然地有与同类互动连接的欲望,这样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情感,维系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与亲朋好友互持互助,在险象环生的绝境中生存下来。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社会分工之细前所未有,虽然没有了财狼虎豹、洪水猛兽的威胁,但正常的生活工作需要靠更大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来完成。由此可见,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是加强了。加强之后的人际互联,更需要我们具备调整情绪、处理人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高情商”。
如何养育“高情商”宝宝?
哈洛及其小伙伴们的研究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对改变传统的育儿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豆豆出生没多久,七大姑八大姨来探望,劈头盖脸第一句就是,这孩子累不累人?言下之意是,这孩子好不好带,是不是经常哭闹?哭闹的时候是不是不抱起不罢休?会不会自己吃手指玩?在他们的观念里,理想的孩子就是饿了就吃,奶足饭饱之后自己找乐子玩,困了就睡,不哭不闹不生病。
作为一个有着正常情感需求的宝宝,豆豆当然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本着“我的就是好的”的底层心理,被问及“这孩子累不累人”时,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长辈们对孩子有这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造成的。
在没有节育措施,儿女成群,整个社会财富又极度缺乏的年代,这样好养活,不累人的宝宝当然大受欢迎。但是,从长辈们事后的谈笑风生中我们也可得知,这样的宝宝可谓是稀世珍宝,在宝宝养育中是小概率事件。这让大多数抱有这样期待的爸爸妈妈们扼腕痛惜。
“粘人宝宝”的积极情绪
我们更认同的育儿方式是,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要尽可能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安全感。
而我们的长辈观念中的理想宝宝则是最好不要“粘”上我。他们在孩子情感建立连接的敏感期不愿与孩子发生情感的链接,却又怪孩子长大后冷淡,不孝顺含辛茹苦养育大他们的老爹老妈。孩子爱的蓄水池空空如也,对于没有的东西,他们如何给予呢?这样的养育方式本质上与实验中的“绒布猴妈妈”别无二致。
“粘人”的宝宝某些时候确实让人心烦,对于被现实搅的手忙脚乱的新手爸妈们确实会非常崩溃,但这恰恰说明这样的宝宝天然具有一种积极的情绪--对亲人的依恋。为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是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孩子与依恋对象之间温暖、亲密的联系使儿童既得到生理上的满足,更体验到愉快的情感,成年后也可以建立健康的亲子、亲密关系。
安迪从小就没有体验过这样的依恋,或者没有体验过高质量的依恋,致使她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情感关系,存在这样那样的障碍,虽然处于社会评价标准中的精英阶层,但是冷暖自知,安迪却丝毫体验不到温暖与快乐!
舒适的身体接触
与吃饱穿暖这些基本的生理需求相比,身体的舒适接触对依恋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时下流行的“抚触操”,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经常的肌肤接触,如抱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脸、胸、背等都会让孩子体味到“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爱在温情的身体接触中流动起来,对大一些的孩子也应如此。对于孩子,我们只管给予爱就好,其他一切,交给孩子自己来完成。
避免长期分离
传统认为,孩子在三岁之前懵懂无知,家长可以随意待之,实则不然。孩子三岁之前是情绪情感发育的敏感期,安全感建立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宝宝要尽量避免与爸爸妈妈长期分离。我们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孩子情感发育的敏感期,以后要重新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需要特别的契机,花费更长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用一生来弥补这一段情感的断裂。
长期分离造成的“分离焦虑”对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有明显的消极影响。现实中生活所迫,分离养育的孩子的不胜枚举,这样的孩子也许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关系很好,乍看与爸爸妈妈身边带大的孩子并无二致,但是到了上学年纪接到父母身边时各种问题如“雨后春笋”般显现。
而过了有效期的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一头雾水,而中断的亲子关系,又使得爸爸妈妈们一筹莫展,不知从何入手改善与孩子的关系,解决孩子的问题。多么希望爸爸妈妈们“攻坚克难”,亲自担当起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所有的角色中,唯独“父母”这一角色是无可替代的。
敏感的回应
父母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地作出回应,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写下这句话时候,我摸了摸额头上渗出的冷汗。
就在刚才,我在准备午饭,在客厅看动画片的豆豆突然过来拽着我的衣角央求着我陪他一起去看动画片,
“妈妈,陪宝贝,妈妈,陪豆豆一起看电视”.....
.我嘴上应着,右手的菜刀还在麻溜地切着肉,我知道自己不切完肉,不备完菜是不会离开厨房的。这样的情景已经上演了N多次了,豆豆也深谙此道,展开了拉锯战,
“妈妈,陪豆豆看小猪佩奇,妈妈,陪豆豆一起玩”,豆豆依旧不依不饶,不把我拽离厨房不罢休。
“妈妈,走,走,走......”软磨硬泡不见效,豆豆坐地哇哇大哭,此时的我,放下菜刀,悔恨怨交加,没好气的抱起豆豆来到了客厅。
“妈妈不生气,妈妈不生气,妈妈脸高兴,妈妈脸高兴”......最近豆豆一天会说多次“妈妈脸高兴”,从豆豆的话语中,我看到自己的情绪是多么容易失控啊。
每位带娃的妈妈对此情景应该不会陌生。我在想,自己为什么不在豆豆一开始过来找我的时候就放下手中的活,愉快地和孩子一起玩呢?突然自己小时候软磨硬泡爸妈的画面浮现出来,原来我在不自觉的模仿父辈的养育方式,更可怕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对此并无觉察。
软磨硬泡无非两种结果,要么孩子妥协,在父辈那里,这是常态;要么,爸妈妥协,在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这里,此为常态。既然,我们最终会向孩子妥协,为何不在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就即刻满足孩子,而非要等到孩子耐性消磨殆尽,体验到深深的无价值感时才蹲下来哄孩子呢?
这种延迟的回应,让孩子体味到了深深的无价值感,觉得自己在最看重的父母那里不如一顿饭重要,不如父母的工作重要,不如父母的聚会重要,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在父母那里的排序是靠后的,这种无价值感发展到成年后,就是深深的不配得感。
小到我不配背这么好的包,我不配用几千元的手机,我不配穿这么贵的衣服;大到我不配拥有好的配偶,我不配拥有财富,我不配住好的房子,我不配在一线城市生活,我不配过好的生活,我不配......想想你自己的不配得感。安迪觉得自己是怪胎,不配过正常的生活。
敏感地,即刻地回应孩子的需求,让无价值感、不配得感的轮回在孩子这里中断。
回到哈洛和他的小伙伴的实验,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用他的话说就是“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在爱的流动中回应,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渐形成坚强、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高情商的人。
《欢乐颂》中的安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事不符合逻辑,我得好好理一理。她不知道,幸福没有逻辑可言,幸福要靠身体及灵魂的觉察体悟。
彩蛋:思维导图高手雨蝶手绘版导图
《欢乐颂》影评系列之四——幸福没有逻辑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