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的听书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今倒成了一种难得的享受,很是珍惜!最近在听田连元讲《水浒传》。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1 杨志履历
青面兽杨志是条好汉。他出身将门之后,世代簪缨,工作也是尽忠职守。只可惜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只好逃了。后来天下大赦,他变卖家产,原指望上下打点官复原职,不想最后遇到高太尉手里,钱财打了水漂,无奈只好街头叫卖祖传宝刀,竟又遇上泼皮牛二耍横,一来二去失手杀了牛二,结果刺配大名府充军。
人生啊,每一点努力都算数。杨志本就武艺出众,又是个新秀骨干,名声不错。大名府梁中书对这个人有所耳闻,赏识他做了提辖,也算时来运转吧。有为才有位,同时有位也得有为。六月十五是梁中书岳丈蔡太师生辰,所以杨志就领了差使押送生辰纲。这个差使不好办啊!因为当时天下并不太平,前一年的生辰纲就被劫了还没个结果。但富贵险中求,风险与机遇并存嘛!好青年杨志很清楚这一点,他翻身的机会来了!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是这一遭押运失了手,才让杨志彻底无法回头,无奈只得落草为寇。
从此,世间少了个上进的五好青年,江湖多了条潇洒的绿林好汉!
杨志卖刀2 我的看法
首先,杨志是个聪明人。从他两次押送任务失败后的出逃,从他变卖家产四下打点想要官复原职,从他建议扮作客商押送生辰纲,更从他跟梁中书争取押送队伍里他说了算,老都管并两个虞候都要听他的,处处可见他有头脑很灵活,懂得变通,知晓人情世故。
其次,杨志又不够智慧。他的人情世故主要是面对向上阶层的。他似乎不懂与人相处,尤其是和身边普通人相处的智慧。杨志是个努力追求上进的人,所以他对上司的安排尽心竭力。可他却忽略了一点,离开大家的合作,事情单靠他一个人是做不好的!
3、杨志之错
首先,他面对上司还是缺少坚持,骨子里不够强硬。生辰纲如何押运,梁中书一开始早有安排,结果被他否定了,因为太过张扬肯定要出事。杨志的分析有理有据,领导也不住点头称是,最后拍板一切就按他说的办。可在人员安排上,临出发前有了一点变化,队伍里多了三个人——一个是老资格的谢都管,他原是东京蔡太师府里的奶公,还有两个虞候。这三人级别都比杨志高。杨志很清楚,有了他们就不好管理,事就难办。所以他当时就向梁中书提出来了,陈明利害,梁中书算是个明白人。但杨志态度不够坚决,所以后来梁中书折中了一下,要求所有人都听他的。杨志身为武将,应该清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何况这三个人有资力有身份,而他他本就是配军,戴罪之身,地位不高。所以这里杨志的妥协就为后面埋下了隐患。
其次,杨志没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临时团队里,大家听你的是因为你这个位置而非你个人。你是领导没错,可你也不能妄自尊大,只有上下同心,才能其利断金。杨志作为领导者身份又也有些许尴尬,就你一人是有罪之身啊。所以,大家骨子里也许并不服你,再说大热天肩挑步行,又确实是一桩苦差事。所以赢得人心是首要的,大家打心眼里服你了,你错的也是对的;要不服,你对的也错了。不说你身先士卒带头挑担子,至少应该和颜悦色吧。可杨志没有,相反这一路上对大家十分苛刻,动不动就是皮鞭相向,他把自己的领导权利行使到了极点,自然激起了众人的不满,这种不良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触即发!
第三,杨志没有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既然深知这一路上危险重重,除了自己小心谨慎周密安排,更应该让整个团队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一行十几个人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大家铁板一块还是散沙一盘,直接决定最后的结果,这不是杨志一个人的事。无论身份地位,大家此时已经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应该同进退共患难。杨志唯我独尊,这一路上险在哪里,你杨志明白,不见得人人都清楚。一众士兵和两个虞候是行伍中人,军中事熟悉,其他就未必了。更别说资格最老的谢都管,深宅大院里的勾心斗角他懂,但江湖凶险他不见得知晓多少。如果杨志和大家提前沟通深入交流,声明厉害关系,对事不对人,对众人既有尊重,又树立了威信,保证了自己的绝对领导地位。那么,一路上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四,杨志没有发挥团队中的有利因素。这个临时组合,本就基础不牢。但也有可以做文章的地方,那就是蔡太师府里的奶公谢都管。他是梁中书依附的就是岳丈,对蔡夫人自然言听计从,谢都管算是夫人的娘家人,红人一个,本事通天,连梁中书也有所忌惮,一众人等自不必说。起早贪黑的赶路,这趟苦差事也难为老人家了。杨志既然妥协让谢都管跟着,于情于理一路上都得捧着哄着照应着才对。只要他不唱反调,坚定支持你杨志,其他人有话也得咽到肚子里!但杨志的工作没做到位。所以最后老都管揭了杨志的底,卖了自个的老,让杨志实在难堪。最后大伙儿黄泥冈上也歇了,酒也喝了,差事自然也办砸了!
话说回来,这也是杨志命该如此,就算杨志尽善尽美,也不晓得哪里会出差错。反正这生辰纲是非失手不可,否则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如何能够聚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