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81248/e75f95bcbaf60e0d.jpg)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认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维护好亲子关系,成为滋养孩子的肥沃土壤。任何礼物都没有亲子关系深刻,,因为亲子关系会刻进孩子的人格里,成为一个生命的资本,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资本。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关系,或者说每个人都一直在关系中,无论多么孤僻的人,潜意识里都渴望与人建立关系,这个关系的源头是“母婴关系”,也就是与妈妈的关系。如果后来变得孤僻了,也许是因为关系出了问题,所以孤僻是在逃避关系。
有人说,亲子关系是孩子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孩子的所有关系都是亲子关系的延伸。孩子在关系的初期,能映照出自己的样子,亲子关系提供了一面镜子,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父母发现什么,孩子就成为什么。
如果父母总是认为孩子不好,那么孩子会认同父母,觉得自己不好,整个人都暗淡了。假如父母看到的全是孩子的优点,那么这个生命不仅神采奕奕,还有可能不断发展自己的优点。
孩子的优点越多,就越自信,即使遇到挫折,也有力量重新出发。父母的欣赏和认可是孩子的精神食粮,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真富足。
1、控制,指责
假如父母爱控制孩子,孩子要么反抗,要么压抑,反抗容易导致关系破裂,压抑容易抑郁。控制还会继续延伸到孩子所有的关系中,孩子要么总是被控制,要么反控制,两者都是关系的毒药。
如果父母喜欢指责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很糟糕,孩子会认为,既然怎么做都不对,那么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不做就不会犯错,不犯错就不会再次被指责。循环往复,孩子可能会导致习得性无助。
2、尊重,边界
再小的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是亲子关系的核心,好的亲子关系也是以尊重彼此为前提的。尊重孩子,就会自动拉开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有自主权,不侵犯孩子的自主权就是有边界感。
边界感不但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还能为孩子创造独立的空间,尊重了孩子的边界,孩子也会反过来尊重他人的边界。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打扰他人,并且不管他人的感受,那就是缺乏边界感,孩子没有边界感,是成长环境造就的。
3、缺爱的关系
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爱,父母之爱是孩子的人格底色,在父母那里缺的爱,孩子会在今后的关系里去寻找,特别是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深度链接容易滋生爱,如果童年缺爱的孩子,会把期望都投向亲密关系,假如对方不配合,那么孩子会再次匮乏,可能永远都填不满。
有新闻报道,有的明星会不停地更换伴侣,也许就是爱的匮乏,他们要一直处在关系里,害怕被人抛弃,更害怕失去掌控感,掌控感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4、让孩子成为孩子
孩子的到来不应该承载什么,父母的期待是自己发的愿,不该让孩子放弃自己,成全父母。如果孩子背负了太多父母的期待,要么会“遍体鳞伤”,要么把自己锁起来。孩子不敢去发展关系,因为孩子害怕新的关系会让他背负更多。
让孩子成为孩子,轻装上阵,去寻找滋养他的关系。父母是培养爱的温室,提供关系里所需的养料,孩子在温室里学会爱自己,爱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