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各大媒体上流传的俄罗斯蓝鲸死亡游戏,据说已被流入中国,而转眼间,就被网友,们改造成各类正能量的暖心群、学习打卡群。
蓝鲸游戏,是一个使用催眠和生理摧残的手法,对准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对其进行洗脑,并最终诱导其自杀的恐怖游戏。已经有130名青少年,因为这个游戏而死亡。
这游戏太恐怖了,游戏可以玩,但以命相抵的游戏一点都不好玩。无论如何,不要因为好奇心去玩这个游戏!
这个游戏被媒体报道后,一些暖心的网友,就对蓝鲸游戏进行了暖化改造,希望挽回那些被抛弃的孩子,帮助懒癌患者成为三好学生的,成为网络高手的....

而事实上,蓝鲸游戏的运营模式,对学习打卡社群的运营确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和成功的社群运营也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图腾和仪式感,蓝鲸游戏的图腾和仪式感都让人不寒而栗,但在社群运营中统一VI和进群仪式感都必不可少,暖化版的蓝鲸游戏,就把图腾改成各种暖萌的小动物,橘猫、肥胖的鲸鱼等,而入群仪式就是用笔在手上画个猫咪或者“我要成为好学生”,而成功的社群运营,也同样,进群仪式感,一般为发红包、爆照等,在社群走向线下活动时,会诞生会旗、会服、PPT和宣传统一用色和logo等。
营造社群氛围,蓝鲸游戏像打怪兽般的任务,也很适合搬到打卡活动中来,给群员设置一个梯级式的进阶任务,让群员像打怪一样不断接受新任务。可以极大地提高群员的积极性,秋叶老师的PPT社群,就是这种进阶式的长线任务,任何会员进群后都有机会解锁成为69核心群成员,而69核心群的成员,还有机会进一步成为社群管理员,甚至成为团队成员。
建立社群核心,蓝琼游戏使用的是邪教式洗脑,这当然不适合我们社群运营了。但成功的社群,需要在社群中形成一个群员共同认同的核心,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共同认同的价值,比如说李笑来的新生大学社群,大家认同的是李笑来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组建的人脉圈子。
建立鼓励机制,蓝鲸游戏恰恰相反,他们以打击的形式来鼓励游戏参与者走向死亡。而社群运营,则需要正向地鼓励群员去突破和进步,让群员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问题,解决问题。而本质上,这是同样的手法,蓝鲸的目的是摧毁一个人,而学习打卡社群的目的是拯救一个人,至少是一个人的学习。
当然了,想要运营好一个的打卡社群,还需要设置一系列的打卡规则,比如禁言/发言时间、发言规则、文件上传等。而打卡平台和工具,就是很好的一个帮手。
盘点一下,常用的打卡工具有哪些?
打卡群组自由发起平台
这类打卡群组的使用比较广泛,用户可随时发起。
1.QQ群
QQ群是历史比较悠久的打卡群组,目前QQ还活跃着各类打卡社群。

优点:有禁言功能、群公告、群文件功能、临时聊天、最近还新增了群作业功能,可以比较好地管理群员的发言规则、群员管理和群内文件共享等问题,可以建立人数相对较多的群组。
缺点:目前QQ使用率较低,打卡内容沉淀难,部分群员互动过多容易对他人造成影响。
2.微信群
微信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打卡群组,目前大部分的打卡活动都是以微信群的形式来建立打卡群组的。

优点:微信使用范围广,频率高,建群快速,利用群二维码、群邀请功能可快速增加群组规模,也可以设置群邀请功能,增加准入门槛。
缺点:群员互动管理难,容易沦为广告群,没有群文件功能,群员查阅相关信息,只能爬楼,群员人数有限,适合微小型群组的使用。
3.豆瓣
豆瓣小组更像是一个论坛,发起人发起小组之后,用户加入群组,可以在里面发起不同的子话题,群员可以点赞和更贴。

优点:解决了QQ群和微信群用户打卡内容无法沉淀的问题,跟贴形式的互动,不会打扰到群里其他人,群主消息和文件都可以置顶,一目了然。用户可还可以翻查自己的打卡记录。
缺点:跟帖形式的打卡,缺乏了打卡社群的约束规则,更像一个公开记录,而且豆瓣的用户属性较强,用户群体一般是文艺青年,使用率相对微信和QQ较低。
4.朋友圈打卡
朋友圈打卡,这一般是个人发起的打卡行为,让朋友圈的小伙伴监督自己实现某个目标。

优点:图文视频形式打卡,围观人多,容易督促用户去打卡。
缺点:但缺乏社群氛围和规则引导,容易失去目标,最终放弃。
工具类打卡工具
这类打卡工具,更像是自由发起平台类群组的升级版,结合了以上平台的优点,他们都是基于微信端操作,符合目前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
1.蜜蜂打卡
用户关注蜜蜂打卡公众号后,可在微信公众号发起打卡活动,查找和参与相关打卡活动。

优点:发起人可选择押金玩法,用户进入活动后,可以以图文形式打卡,其他成员可以点赞和回复打卡内容,一键查看自己和其他用户的打卡记录,用户可设置打卡项目的提醒时间。
缺点:活动简介只能文字排版,打卡内容只能单图上传。用户进入打卡活动页面,只能通过蜜蜂打卡的公众号进入。
2.知识圈:
同样的,发起人关注知识圈的公众号即可发起活动,不同的是参与报名的用户只能看到自己报名活动的列表,不能查找其他打卡活动。

优点:相当于为打卡社群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朋友圈,用户在圈子里面打卡操作也和朋友圈一致,支持多图上传,点赞和评论,打卡内容还可以一键生成图片,点击用户头像可以查看改用户这个活动的所用打卡记录。而且知识圈的活动简介功能,还有多图上传和课程素材链接功能,发起人还可以在公告栏,提醒用户打卡需求和规则等,发起人还可以把活动入口放在公众号。
缺点:产品较新,部分功能不完善,如:用户无法自定义打卡项目时间。
专业类打卡工具
这类打卡工具一般会配合其它打卡平台和工具使用。
1.香蕉打卡
这是一个培养习惯的打卡工具,以运动早起、戒掉坏习惯等为主。

优点:可以一周为单位,设置一周内容需要完成的几个目标,灵活地设置不同的打卡项目,打卡天数,和打卡时间。打卡项目清晰,进入app点击项目卡片即可打卡。用户可以上传打卡图片,还可以添加滤镜和相框,一键分享到其它社交平台。
缺点:用户不能自行组建打卡项目,缺乏社群氛围和监督,打卡内容反馈不及时,容易放弃。
2.keep等跑步健身app
keep是一个健身视频学习和记录app,用户使用keep健身或跑步后,keep会自动生成打卡,用户可一键分享到社区和其它社交平台。

优点:用户可发起keep社区发起群组功能,打卡运动项目,点赞和评论。群组内排行榜功能,显示你在app内的训练时长,可提高群员积极性。keep官方一直在社区内营造良好的运动健身氛围,而且app内还会显示训练等级,每解锁一个阶段的训练等级可获得不同的徽章,这和上文提到的升级打怪的社群模式有点类似。
缺点:keep的群组,并没有明确的发起人角色和公告栏等,无法对打卡规则进行约束,打卡更像流水账的记录,用户也无法翻查自己的打卡记录。
3.薄荷打卡
一款健身饮食打卡app,还有运动、体重和围度等记录。

优点:用户每天在app内记录每一餐的饮食种类和重量,以及运动项目和时长,app会分析今日饮食结构和热量是否符合标准,app内记录体重和围度,可定期查看数据曲线,利用及时反馈和长线反馈,提高用户打卡的积极性。
缺点:没有社群氛围,而且减脂的反馈比较漫长,用户在减脂初期记录一段时间后,没有得到反馈,就会放弃;或者用户已习惯减脂的较单一的饮食习惯后,就会放弃使用app记录。
总结:专业类的打卡app,与社群类打卡工具结合来运营社群,就可以优势互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