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1,
硅谷银行事件这是一个偶然,还是某种必然?
抛开现象看本质,最核心逻辑是:
美国过去三年大量放水,海量美元流入市场后,近一年开始疯狂加息。
这必然导致原市场上拿到了大量放水期间热钱,并把这些钱按规划投资于一些长周期资产的机构组织,出现资产管理长短期错配。
类似美元资产长短期错配的组织甚至是国家,在今天都会遇到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问题,无非有些危机在台面上,有的在台面下。
也不止是银行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便一个国家,过去两年较低成本获得大量美元,同时也选择把美元投资于长周期低利率资产也将面临类似压力。
2,
更底层的逻辑是:
全球底层秩序仍然在重建中,尚未进入稳定周期。
所有随意加杠杆、接收到大量资金的金融行为,若找不到基本面足够扎实稳定的实体产业、资产与之相匹配,都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过去几十年,在增量经济时代所发展建立起来的完善的金融秩序,未见得适用于存量时代。
增量时代的逻辑是:一起做大蛋糕,再凭借话语权进行分配。
存量时代的逻辑则是:找人买单+挤兑踩踏逻辑。
即:很可能你赚到的每一分钱,尤其是高额利润,都来自于对其他人的某种生存空间挤压。
3,
中国可能是过去几年里面,少数没有在美元大放水周期下引水入槽,加注投资长周期资产的国家。
中国的房地产,过去2年相对稳定,并未如周边国家出现飙升。
中国去年悄然减持了几千亿美债。
如果这一轮美元大放水后的大加息引发连锁反应和系统风险,那中国可能是受影响最小的地区之一。
4,
当下策略:
硅谷银行事件若继续发酵,带来深度影响的无疑是创投圈。
无数投资人、金融从业者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过往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会在面对类似投资、金融资产配置策略时变得更加谨慎和卑微。
极端情况,支撑过去几十年创投圈欣欣向荣积极发展的一些支柱性信心因素,将受到动摇。
这一点,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是一样的。
5,
同样会受到深度影响的,是富人们的理财投资决策心理:
自己的钱存在银行,也不见得安全。
如果原有金融秩序遭遇大冲击,那自己原有的很多英明决策也会失效。
也许,
一些优质的能源、实业类资产将会更贵;
一些更传统安全型的资产如黄金等也会更受到青睐……
毕竟,这些还是硬通货。
6,
宏观国家层面,危机带来灾难,也会刺激或者倒逼改革。
改革的方向,就是所有要争夺话语权的国家都要在一轮大危机面前,释放自己的科技储备+文化资产储备,谋求拥有更强的领先型生产力和全球号召力,以能真正转危为机。
以便在全球秩序洗牌过程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占据制高点:
全力推动数字中国战略
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转型……
这也是西方近期先后释放出OPEN AI、室温超导等科技大杀器的某种底层逻辑。
7,
回到个人层面:
这是宏大叙事消退的时代,
也是全球底层秩序大拆解+大重构的时代,
它持续的周期会很长。
身为普通人,在这样的大环境面前,注定是渺小的,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风险,也是无法预判的。
接受自己的无能和渺小。
因此,最佳策略就是:
远离宏大叙事
远离大宗资产配置和投资
远离加杠杆行为
远离短线追求大回报型行为,
稳步在小范围持续经营自己的个人长线复利资产,
追求轻负债+现金流稳定,
同时接受一切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潜在变化和风险。
8,
当下,应该使用植物策略,而非动物策略。
动物策略,所对应的是丛林法则,把别的动物干掉、自己活下来,想方设法做人上人,使自己活得更好,所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便是。
植物策略则是,不与别物攀比,自顾自生长,兀自成长,心性壮大。
植物策略是一种内生策略。
通过自我的成长获得一个生态位。
如遇砍伐,任其砍伐,殊无怨言。
一旦有一丝阳光雨露,既便是悬崖峭壁,也能生出根系,夹缝中求生,斜刺里向阳而茂盛。
9,
首先,如何像一颗种子一样扎下根来,只要给口饭吃,见风就长,遇水就活。
勿与他人、勿与社会作一攀比。
一攀比,则成了动物策略。
但是当今的信息瀑流、短视频,又不断刺激人的神经与欲望,似乎高大上的生活方式,尽在眼前。
于是便有自责之心、自愧不如之感,这其实是受传播裹挟而不自知。
每个生态位都有其优劣。
穷人有大把的时间,却没有工作机会。
富人每天都在应酬,却失去了闲暇。
正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缺衣少吃与厚衣暴食,并无实质的不同。
正如叔本华所言:得不到,痛苦;得到了,无聊。
王阳明劝人:持志如心痛。
有一个志向所在,心心念念,持志惺惺然,虽同样会为社会新闻共情,但不再受其负面情绪影响。
持志者,自然能获得定力。
定力既得,无事不办。
因此我们要向植物学习,笃定地内向生长。
10,
孟子用箭术来作比喻:
你射箭,射不中怨不了别人,赖不了社会,是你自己能力不足。
你射箭便是你射箭,别人也代替不了你。
心坚不移,自有能成参天大树的一天。
既便身处底层,亦是潜伏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