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逢佳节“烧一烧”

每逢佳节“烧一烧”

作者: 橙长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24-05-02 12:59 被阅读0次

翻看记录,去年端午节第一天二宝开始发烧,连续辗转五家医院,有过深夜在医院的雾化经历,有要求住院却住不进去医院的难过,更多的是再不好就不想再待在这座城市的情绪。

今年五天的劳动节,生生被减成了两天。然后,娃的烧简直就是一种无缝衔接。放假的当天晚上,就高烧~~

虽然全家人都不打算去哪里玩,也不至于要在家里被一种“什么时候退烧”的怪情绪笼罩

你到底怎么啦?在每一次量体温--喝退烧药--捂汗--反抗--降温--玩平板--再躺下烧起来,这像一个循环一样。直到觉得烧没办法这么退下去,发烧,为何如此倔强?

我孤身一人带着娃去最近的医院检查。幸运的是不是甲流这类病毒,但是结果好像更不好,是细菌感染。

有时候,我总是在想,这个世界是不是总在考验我?

从小语文学习不好,就让我干最多的文字工作,我都怀疑到底语文好不好与能不能做好文字工作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

从小就不喜欢管人,唯一做班长是读研究生的时候觉得再不抓住机会就没有机会了,但是我也没能坚持住。最终,工作的时候稀里糊涂的就去做了管学生的工作。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做学生的研究和管学生完全属于两个概念。当我发现我的价值观总是与现实境遇打架的时候,我选择退出这个位置,算是裸辞。

后来,我依然做着管理工作,从管人走到管事,在磨砺中,竟然也有前辈说后生可畏。当然也有遇见过“不可以说你个性,但是也不能说你没有性格”。当我研判了自己的性格和综合情况后,我觉得自己还是做好专业技术工作更合适,这个时候我努力读书,想把自己坚守的倔强作用到合适的地方,不知道这个转换到底什么时候能实现?

从小就是一个神经很大条的人,除了学习,现在加上工作,基本上过脑就忘记了。很难想象,我要把自己当成工具,去观察身边的世界,去从个人的行为、言语等表象之后去剖析现象背后蕴含的意图、动机等等可以归为(intention or value)的东西,可以统统视作一种文化。文化自有穿透力,当然也需要我们能够洞察这个世界。

让不敢一个人去医院,不知道如何照顾小朋友的我,还是迈出了第一步,第N步

生活就是在不断锤炼我们,打磨我们的短板,岁月催人进步

劳动节马上过半,我也新的起点开始回归写作的道路,让书写成为一种习惯,让坚持学习减少自己的焦虑,也希望借此早日完成自己的学业,奔向下一站!

相关文章

  • 中秋无塔

    中秋烧塔已是一种本地传统风俗,打从懂事开始,每逢中秋烧塔便成了家乡中秋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百度一下,确实有烧塔的习...

  • 烧,继续烧

    今晚真是烧脑之夜,接到老舅的紧急任务,一口气写了两份东西,做完已经是9点多了? 计划着今晚写的个人成长篇也没有写完...

  • 烧不烧

    “烧不烧?你这会舒服吗?喝水了没?”这两天跟孩子最多的对话就是三句。 这一波感染,我们全家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孩子。老...

  • 不见明月不见君

    每逢中秋佳节,家里总少不了烧一桌子的好菜,准备许多好吃的点心、水果以及我从小都不爱吃的五仁月饼。我从小在农村长大...

  • 正月十五,大吃二喝

    每逢佳节胖三斤,这吃下来,胖个十斤二十斤都不是问题,从早吃到晚,根本停不下来。 中饭炸蘑菇,火腿,排骨汤。 晚饭烧...

  • 病榻小记

    每逢佳节病一病。远赴金陵城看望心心念念的人儿,可年三十就烧的个红红火火年年旺,垫了三个热水袋还浑身发冷,昏...

  • 《每逢佳节》

    每逢佳节 最让我害怕的 不是一个人 而是远方的烟花炮竹声 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 每逢佳节

    五一小长假,不是谁都可以享受的, 这几天也许是景区环卫最辛苦的日子, 也是他们最赚钱的日子。 不是因为有加班费,而...

  • 每逢佳节

    越是节日,总是很多伤感,冰冷而孤单的不只是天气。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喧嚣红尘,人来人往,却容不下自己一隅...

  • 每逢佳节

    每逢节日,我都会想上一年的现在我在哪儿,往年在哪儿,有何不同。 我想,只要想过,世上节日那么多,每一天都是节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逢佳节“烧一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xyq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