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着是周末,时间的把控相对自由一些,不小心点开一个视频,然后刷了一整晚的董宇辉,凌晨一点的时候,本来要写点什么,没有坚持日更的坏处就是,当你突然有那么点想表达的冲动,却没有了说做就做的执行力,开始习惯性犯懒。
临睡前,恰好看到酱酱更了一篇,随手点了个赞。
暴露了熬夜的痕迹,换来酱酱的好奇,在青旅宿舍里问,怎么这么晚你还没睡啊?
嗯,我在看董宇辉。
都在操心他啊,你喜欢他吗?
其实董宇辉说的那些,就是妥妥的心灵鸡汤,不过他最打动人的地方是,他自己信,也让自己的真诚质朴让别人相信,读书有用,善良可贵。
是呀,他说的话我能听进去,可能换别人说同样的话,我就不愿意听。
至于那个利用自己ceo的身份挤兑董宇辉的小孙,那爹味十足的傲慢也是败光了大多数人对东方甄选的好感,可能更多人仿佛看到了职场里比自己职级高的人那种颐指气使和阴阳怪调,现实里不敢反抗,变成键盘侠我不得喷死你?
越是看到董宇辉尴尬的陪笑打着圆场,越是想替他出一口恶气,替天行道,这是广大义愤填膺的网友站在想伸张正义的民意所向,即使我们作为普通人,居然为人家成功人士操碎了心。
董宇辉自诩为一个读书人,他的志向不在于成为头部的卖货主播,所以就在全网都替他鸣不平的时候,他自己相对淡然和谦逊。老罗评价他,这孩子忠厚善良老实,但他有可能性格里有怯懦和逻辑不清的地方,这两个事如果属实,他的命运会很悲惨。
因为他客观上让公司的大老板和二老板直接出来给他道歉,在公众面前名誉扫地,之后他还选择留在公司继续服务,他读了那么多历史上,这样的事在历史历朝历代出现过太多次,每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所以为什么他还要留下来?
猫头鹰在给酱酱写的信里提到过,在职业生涯里关于“站队”的一些见解,我让他展开说说,诲人不倦的猫头鹰大巫如是说:
我们有时候跟着领导A,有时候跟着领导B,判断标准是“哪边好处多”或者“哪边睡得着”。小事小非经常是这两条的平衡。
哪边好处多?多用点儿理性,多和几个人交往,在单位久了,就都大概有结果。恼人的是,大多数人都有“道德”眼镜,心理关过不去。(比如:不能抛弃以前的落水狗队友。)
其实大可不必。把“德行”能放尽放,应低尽低,自然就睡得安稳,吃嘛嘛香。这挺难,尤其是对生长于礼仪之邦的人,非常难。
或者,你就选自己“心安”那边,然后带着妻儿,钓鱼遛狗,无为一生。
猫头鹰大巫的风格就是这样,他从不告诉你正确的答案,却总可以用恰如其分的比喻一语中的。
关于老罗说董宇辉性格里的怯懦,猫头鹰说过我心太软,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我们大多数人太容易被自己的道德感裹挟,维持着心底最大善意的标签,即使面对着不公和不悦,也保持着习惯性的委曲求全和从长计议。
所谓“不甘”和“纠结”,寻找智慧,无外乎是外界的好处和内心道德还没一致,两头都舍不得。
要是想通了,两头都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