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本书刚出开始,便收到了万人瞩目,很多人去解读、去应用,甚至把刻意练习变成了一门教授学习力的课程,不得不赞叹人们的智慧和追逐热点的能力,同时又有些小感慨,朋友圈里的牛人太多。好的书总是要读的,虽然这几天总是从白天忙到半夜,但也硬是抽空把这本红到发紫的畅销书读完了。
有人标榜,找到了学习所有东西的技巧,有了这个方法,什么都能学会。作为一个从小就不会学习的人,从听说有这本书开始,就赶到鸡血满满,特别想赶紧学一学。读了以后发现,出版商对于书中核心内容的神化未免有点言过其实。只运用这种方法,其实没有办法获得想要的成果。
与其说“刻意练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不如说,这是一套训练体系,是练习学习的方法。根据书中介绍,“刻意练习”包括如下特点:
(1)目的明确且具体
(2)有准确有效的心理表征
(3)需要强烈、持续的动机和关注
(4)有成熟的训练方法
(5)适当超出舒适区的训练强度
(6)训练过程中需要有及时的反馈
(7)不断复盘,修改、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调整心理表征
总的来说,一个人如果很难掌握一个领域的技能,是有很多原因的,有人归咎于天赋,并以此区分人与人之间的高下;有人归咎于努力,就像古时候的“头悬梁、锥刺股”;有人归咎于训练时间,也就是之前热门的“一万小时定律”……但人们各有各的不同,技能也有各异的特色,卓越的成就并不能单一归因。
刻意练习的科学在于,它不像其他的训练方法一样,总是单一归因,它评价了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点出了其间需要注意的重点事项。整套体系比较严密,却也需要许多配套的方法和技巧。
说中说:“意志力和天生才华, 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赋予某个人的优点。”这本书告诉我们,事后总结不一定完全科学,人生充满了可能性,是可以不设限的,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需要在乎自己的天赋、智商。人们喜欢这样的表述,希望满满,但追寻希望的同时,也需要理智、清醒。盲目的使用很容易让人又陷入单一归因的恶性循环。
要想真正应用刻意练习的技巧,只把它当作学习方法来进行技能的练习可能会让练习变得机械。刻意练习需要搭配各领域内科学的学习技巧一起训练,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所以如果你想使用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别忘了去找领域内的科学学习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