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视剧
《正阳门下》接力《娘道》霸屏,银发族与九千岁的代际鸿沟多大?

《正阳门下》接力《娘道》霸屏,银发族与九千岁的代际鸿沟多大?

作者: 深壹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1:01 被阅读3次

文丨雪映窗

最早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人们,已经在广场舞的伴奏下渐渐老去;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90后与00后,则热情地拥抱了弹幕文化,为B站的满屏评论抚掌大笑。文化产品的“代际消费鸿沟”,已然让世界发生巨大裂变。

让“代际消费鸿沟”再次为公众所热议的,来自于郭靖宇导演的电视剧《娘道》。这部以黑马之势冲出的电视剧15日收官,单日最高2.373的CSM52城收视率是其交出的靓丽成绩单,但与此同时,“三观不正”的《娘道》被网友批评“贬低女性”,在豆瓣与猫眼分数分别低至2.6与5.4。

以中老年群体为主的银发观众,与90后与00后的“九千岁”们,围绕女性形象的塑造唇枪舌剑。而接档的《正阳门下小女人》,再度称霸同时段小荧屏,则被“九千岁”视为《娘道》的正面案例,“请郭靖宇导演看看这部剧,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批判封建思想”。

就像年轻人调侃的“老年人表情包”一样,泾渭分明的代际审美,使得同样的内容产品在不同人群眼中面貌各异。

《娘道》“把毒瘤扮成了鲜花”

擅长在时代风云中展现个人命运的郭靖宇导演,不知不觉间拍出了一部争议性极大的作品。《娘道》开播之时,一腔怒火的郭靖宇发文怒批收视率造假,引得广电总局下文规范;而在《娘道》收官之时,关于剧集是否宣扬封建糟粕的批评铺天盖地。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娘之道,哺而无养,养而无求,舍命而无求。”郭靖宇试图在《娘道》中塑造这样的女性形象:

家境贫困的瑛娘沦为“河姑”,大难不死后又被认定为“妖女”;入门八年连生三女,遭婆家厌弃,丈夫为此与大家庭分庭抗礼;丈夫被人陷害亡故,被迫带着三个女儿流落江湖;本就生活困顿,还被心生恨意的小叔子设计坑害,陷入牢狱之灾;日寇来袭,儿子竟然认贼作父,她还是坚守底线,甚至代替儿子接受审判……

宣扬女性牺牲、母亲伟大的苦情戏,成为《娘道》从头至尾揪心的故事主线,赚取了观众大把眼泪。但最让豆瓣文青们反感的,是《娘道》塑造出默默为丈夫为孩子奉献一生甚至生命的女性形象,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古旧价值观。

网友们难以理解,为什么到了2018年,竟然还会有“夫为妇纲”的道德绑架,还要宣扬“母以子贵”的价值观念。豆瓣上满屏的一星评论,都无法表达出网友的怒火:“没想到在21世纪,还有宣传封建思想的电视剧。”“难道女性的意义在于传宗接代吗?这部剧一直在物化女性,其歧视女性的糟粕思想无法洗白。”“大清已经亡了,却还把女人当做生育机器。”

吊诡的是,《娘道》在收视率上却一骑绝尘。收官之时该剧发布消息称,收视率双台32天破1、单台10天破2,无论是CSM35城、全国网还是酷云卫视实时直播关注度来看,《娘道》都稳稳占据TOP 1的C位。

口碑与收视率的极大反差,正显示出文化产品的“代际消费鸿沟”。依旧活跃在客厅文化舞台中央的中老年人,牢牢把控着对遥控器的“主权”,在民国大户的爱恨情仇中不可自拔;而擅长使用小屏的年轻人,在有浓厚社交氛围的影评网站上挥斥方遒,对“中年玛丽苏”的三观不正进行猛烈抨击。

《正阳门下小女人》弥合代际差?

如果说《娘道》收视率走高,来自于郭靖宇编织出了颇具故事性的民国故事,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户内斗与抗日传奇,塑造出迎合价值观的传统女性;那么看惯了“大女主”,喜欢在黑化、反杀、封神的剧情中获得“爽感”的年轻人,早已无法接受“用妇德教坏小孩”的电视剧,自然齐刷刷打出了一星。

接档播出的《正阳门下小女人》,在某种程度弥补了代际审美差异。有鲜明主旋律色彩的《正阳门下小女人》,同样是时代剧。与《娘道》的民国背景不同,其故事在“三大改造”特殊历史背景下展开,新中国建立后的女性形象自立自强,已经与“生育机器”彻底划清界限。

纵横交错的胡同里,藏着烟火气浓厚的老北京。《正阳门下小女人》正是在天生适合当做戏剧舞台的酒馆中,用小人物故事勾勒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群像。无论是“公私合营”还是“自然灾害”抑或特殊的“十年”,都与虚浮的都市情感剧背景迥异,这是掌握客厅文化的主力军所喜闻乐见的。正如2017年二轮剧《情满四合院》意外走红一样,家长里短的鸡毛蒜皮中,藏着中老年人最爱的生活烟火气。

作为一部以女性为主要刻画对象的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还与以往的“大女主”不同。不依赖于男性力量获得成长,也不仰仗命运的突然垂青而逆袭,随着时代前进而成长的典型人物徐慧真,有坚守做人底线的道德标准,以及越挫越强的茁壮生命力。“励志”是《正阳门下小女人》最典型的影像标签,也符合“三观正确”的价值评判。

至此,前后播出的《娘道》与《正阳门下小女人》,虽然均是霸屏的电视剧作品,却有截然不同的舆论生态。在《正阳门下小女人》的标签页下,豆瓣网友们把它与《娘道》进行比较,“顶天立地的大女人”与“恪守妇道”形成鲜明对比。

豆瓣8.1分的《正阳门下小女人》,似乎弥合了影视消费的代际差异。

内容消费的“重新部落化”

某种角度来看,《正阳门下小女人》与《娘道》两相对比,能被视作影视消费代际鸿沟的典型案例。其众说纷纭的巨大意见差距,描摹出不同圈层之间“鸡同鸭讲”的离散状态。在社会变革走向纵深、移动互联网不断推进的当下,审美乃至三观走向差异化已势不可挡。

以年龄段来划分,已经年近六旬的60后,历经了经济短缺时代,享受到改革开放第一波红利;而70后掌握着当下社会的重要资源,位居各个关键性岗位,代表着主流价值;曾被视作垮掉一代的80后,如今已是城市中产最主要组成部分;而90后与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00后,需要面临的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不同年龄圈层有着认知、生活方式、价值观、生活状态等巨大差异,投射到内容消费领域自然千差万别。

CNNIC报告指出,移动互联网在年轻化用户之外,已经迎来了一大波“银发族”。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手机网民数量增长79%,老年网民数量增长则达到了130%。被称作“数字移民”的中老年人,在利用社交功能上与年轻人相差无几,甚至还拥有独特的圈层文化。以表情包为例,“为我们的友谊干杯”,“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成为中老年网友的“心头好”,而在年轻人的网络语言世界里,这些专属中老年的表情包,带有莫大的调侃意味。

就像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所预言的那样,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三种社会形态,数十亿网民基于兴趣组成一个又一个独立而互不打搅的部落,它们平行运转、互不往来。“重新部落化”的人们,在各自的圈层中圈地自嗨,反倒别有一番天地。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所言,正描摹出内容创作者所要面对的全新世界。

相关文章

  • 《正阳门下》接力《娘道》霸屏,银发族与九千岁的代际鸿沟多大?

    文丨雪映窗 最早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人们,已经在广场舞的伴奏下渐渐老去;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90后与00后,则热情地拥...

  • 《“正阳门下”系列剧》影评

    乾州碎娃 “正阳门下系列”这个题目是我自己拟的,其实《正阳门下》《正阳门下的小女人》两剧到底叫姊妹剧还是...

  • 看无数为人处世的道理鸡汤,不如看一部《正阳门下小女人》

    北京卫视和江苏卫视还真是有趣,播完《娘道》再播《正阳门下小女人》,极好地安慰了观众看上一部积压的内伤,引起极大心理...

  • 剧里的女人

    俗话说,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今天看了老剧,正阳门下的女人。女主角徐慧真善良,智慧,有勇有谋,属于女中豪杰。起...

  • 《正阳门下》

    《正阳门下》,是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我认为这部电视剧的评分是5颗星/5颗星。 实在想不起来第一次看这个电视剧是什么...

  • 正阳门下

    正阳门儿那个老北京的魂儿 还得说咱正阳门儿 天下有一个正阳门儿 住着一群啥样的人儿 有理儿有面儿有心气儿 坎坷磨不...

  • 正阳门下

    坐骑驴骡思骏马 要想死的快,就骑一脚踹 借了熬药的砂锅不能换,得等人家来要 人家缺钱是为了治病,人还没张口呢,把钱...

  • 正阳门下

    最近追剧看了《正阳门下》,人活着为了什么,要的是过程还是最终的结果,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愧于心,坦坦荡荡。虽然...

  • 正阳门下

    故事背景: 观后感:

  • 《正阳门下》

    最开始是因为朱亚文才去看的这部剧 后面发现真的不错 可能那里面的一些故事是作为90后的我不能理解的 但是有些话确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阳门下》接力《娘道》霸屏,银发族与九千岁的代际鸿沟多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e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