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在外,这是少有的。但是仔细想起来,也很晒因为到了陌生的环境而有太多焦躁不安。这世界上除了熟悉的地方,便是不熟悉的地方,能有什么区别呢?若是条件足够,何处不能安身。但是,虽然并非是畏惧到陌生的地方,却是习惯于熟悉的地方。
每次到了新的环境,也不需要太多磨合,只是对新环境从来不会了解太多,只掌握该知道的几个地方,其他地点都被视为世外之地,哪怕相隔不远,也不会有去转转的想法。这样一来,无论到了什么样的环境,所安身之处不过小小的地方,几条固定的路线,其他的全然不放在心上。因此常常对别人的描写之中讲述一个城市的独特风貌,持怀疑态度,此地与彼地真的有那么大的不同么?未必然吧。
因此,我是说不出来什么环境的特色的,都是相似的人,做着相似的事情。如此便对旅游这项事务格外无感了。有人说旅游就是去看别人看腻了的风景,在我眼里,风景本就是没什么不同,看与不看也无妨了。或许此处有山,他处有海,或有云,或有寺,可这些景色,究竟有什么独特的,看过能有什么不同么?我是不知道的。也许自己看的少,见不了大世面,可也总觉得如此而已罢了。
因为不关心,便记忆不多,就像着墨的空白,或许风景尤其好,可就以空白为记。此处的空白,一如他处的空白。也正因为处处空白,那么若是真的需要去接触这些空白,无论是匆匆掠过,还是驻足观视,都是需要从头来过。若落一墨迹之后不在回收,那么记忆又消,仍旧是一片空白,除非真正将这一环境纳入自己的生活范围。而似乎一个人的生活范围又是大小不会变化太多,纳入新的地盘,旧有的环境就会被丢弃,最终也会变成空白,除非是有真的刻骨铭心的故事发生,难以忘怀的人停留,才会在记忆深处留下一席之地,永世难忘。
去年这个时候去过上海,现在回忆起来什么也记不得,不知道怎么去的,也不知究竟到了哪里。今年这个时候到了郑州,想必也是同样的遭遇。这些地方,算是匆匆掠过,在人生中毫无半点涟漪,不值得任何记忆。而像本科四年的大学,如今离开一年,记忆也逐渐黯淡,逐渐遗忘了。虽然停留时间很久,却并不觉得这段时间,这个环境对自己有太多的影响,因此,不过是一处暂住之所,而非安身之地了。
曾经读过一句诗,“我是一叶不系之舟”,如此便是。何处停留呢?当然会到不同的地方,各样的旅程,可这些都无需在意,在意的只有心多停留的地方,所牵盼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