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是决定一个孩子品行的重要基础。
很多家有小学生的宝爸宝妈都没有时间给孩子做早餐,且不说起床穿衣是最消耗时间的部分,还有小女孩的扎辫子,早晨要出门才发现忘记签字、忘记带书带作业......这么多的事情曾经让多少妈妈或爸爸崩溃,哪里还有时间吃早餐呀。
“早餐要吃好”这吃早餐的习惯,该是有多少孩子没有养成哦。
水晶班里有个女孩子,一年级上学期经常迟到,到了上午十点,准点儿肚子疼不舒服。最后跟妈妈聊才知道,原来是她晚上睡得晚,早晨起不来,于是,于是,更不用说吃早饭了。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大人也做不到这一点。晚上熬夜,早晨起不来,临上班半小时才起床,天天迟到,每天都急匆匆啃个面包来上班,肠胃好才怪。不良的生活习惯最终危害的还是身体健康哦。
该如何帮助这个孩子养成好习惯呢?刚一开学,我就跟孩子妈妈约定好,提前给孩子准备好早饭,我们有个小小的约定,如果每天能按时吃早饭,用照片打卡,我就单独奖励她一颗水晶小粘贴。没想到,以前讲道理、做游戏都没用的她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开心心地准备打卡。
于是,就有了第一张图
一开始,早饭是买的,在车上吃的,小嘴撅着,还是不接受的样子。
过年后的新学期,我欣喜地看到,妈妈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还有水果。孩子的头发还没来得及梳,但吃早餐的态度是有了,椅子摆得很正。
再后来,早餐越来越精致,与往日同样的时间里,小辫子也已经扎好了。我知道,她的起床时间已经提前了。
再往后的日子,我又惊喜地发现,孩子不再是急匆匆被迫吃早餐,而是朝着镜头欣然看着举着镜头的妈妈。桌上多了另外的餐具,爸爸妈妈跟孩子一起用早餐了,我知道,妈妈做早饭的时间也提前了,时间更从容了。
从上学期末的最后一天我们约定开始,迄今为止,孩子的妈妈已经连续坚持打卡13天了。开学三周,孩子再也没有喊过肚子疼,也没有上课注意力分散,每天的小辫子扎得整整齐齐,人都精神了。
刚开学,班里的大轩每天因为爸爸妈妈上班早,都早早来到教室。作为级部里的老大姐,我总是要比别的老师来得早些,其他班还静悄悄的时候,大轩已经来了。关着门,独自趴在沙发上,抄着手,无事可做。嘱咐了他几次要读书,可是效果不理想。想着每天都要开灯开大屏,给来得早的孩子放早读的音乐,我就把他叫过来,教给他怎么点开音乐,并且顺序播放。聪明的大轩很快学会了,而且,从此,每天早晨我走到走廊的时候,就能听到水晶班传来的悠扬的钢琴声。而他也很满足于自己的小任务,比平日安静了很多,也能做到安静读书了。
美国科学家曾研究过,同一件事情,连续做21天,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连续做90天,就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每天我们都在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重复的事情,请问,你养成的都是些好习惯还是坏习惯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