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351681/1e4f2d7091aa3299.jpg)
契诃夫说:人应当一切都美——外貌,衣着,灵魂,思想。
昨晚,一群人吃饭。一个朋友说,她到当当上买一本书,原价8元,却只有收藏按钮,到亚马逊找也无货。于是再搜其他购物网站,一搜就吓住了,让大家猜那些网站上这本书的标价。
她不断让大家往高里猜,却无人猜出。原来,天猫、京东上都超过200元。顿时,大部分人都摇头叹其太贵,劝其别买。
2分钟后,大家已经转向其他话题,她却来悄声问我的意见。看得出,她只是需要有人赞成她要买的决定而已。
我想了想,问道:“除了价格原因,你很喜欢这本书,对吧?如果是一件你喜欢的衣服,200多元,你会买吗?”
她毫不犹豫:“那当然,现在200多元还喜欢的衣服,近乎绝迹。”于是,她下单了。
她脸上终于荡漾开来的笑,好美!
01
Coco Chanel的时尚语录之一:时髦并不仅仅停留在衣服上,它是在空气中的,它是思想方式,也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真正的时尚大师对时尚的判定,一定是超越表层的衣服的。而这“空气中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都取决于我们的内心。
想要有一个丰盈而有趣的内心世界,唯有多读书。
在物资比较丰富的时代,要让自己变得更美,人们往往愿意花高价去购买某款品牌服装以衬托自己的颜值面子,却舍不得花一点小钱去滋养精神灵魂的里子。
毋庸置疑,消费观体现价值观。选择买什么,不买什么,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做出的消费选择,会让你逐渐接近或达成你选择之后希望实现的目标,因而是一种内心投射,一种自我表达。
《我的前半生》里,袁泉的衣品好到爆,而让其能挑选出符合自己气质的衣服,穿出品味的根源,还在于她内在的修炼。她喜欢读书,喜欢静静地揣摩每一个她要演绎的角色。
因而,余华如此评价袁泉:
即使她柔弱地站在那里,也比别人强大。
当陈道明、汪涵、李健等站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被深深地吸引——少有的那种心灵深处的灵魂的吸引。
他们似乎与喧闹的娱乐圈有些不调和。在浮躁的人群里,他们慢慢沉淀,时光赋予了他们以超越一般明星的宁静、淡泊、成熟与优雅。因此,他们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超凡脱俗,超越外在容颜的力量。
这股力量的习得,就在于:
他们大隐隐于市,他们是闹市中的读书人,他们能在繁华与孤独间游刃有余。
林语堂说:爱读书的人,灵魂和容颜都会优雅起来。
他们就是如此。
选择买书、读书,其实就是选择了为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加分,他们也因之拥有了真正的时髦。
02
毕淑敏在《我所喜爱的女人》一文中写道:“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忆起中学时代,学校附近那家小书店的女店主。她三四十岁,戴着一副细黑框眼镜,常常穿着不起眼的布衣布裙。但她凝神看书的姿态,她抬头望向客人的眼神,与人轻轻交谈书中内容时的笃定与从容,让她在书的环绕中就像一朵在幽谷中悄然绽放的兰花,令过往行人无不侧目、流连。
有一次,我漫步在兰迪德诺海滩,突然就被一位老太太吸引了。这里,有很多英国人都是一家人自驾来此度假的,而她却是一个人。大约七十岁的她,身材适中,穿了一条浅灰色长裙,踩着优雅的步子缓缓前行,肩挎一个小黑包,脖子上还挂着一台驼色胶片相机。
过了一会儿,兴许是走累了,她就坐在长椅上,从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书,饶有兴味地看起来。
真不敢相信:一位读书的老妇人的侧影竟那么美!美得令人动容,美得时间也似乎忘记了流动。
是什么造就了她们令人驻足欣赏,让人回味的美?
无疑是书。
是书让她们发现自己,成就自己;是书让每个爱书人与众不同的气质氤氲开来,感染他人;是书让她们的布衣或白发散发出美丽的光芒。
普通人如此。明星要想闪耀永恒之光,也离不开读书。
凭借《哈利波特》赫敏一角而红遍全球的艾玛·沃特森,前途宽广,但她选择了走才女明星之路。她说:“I truly ,truly believe that beauty is something that comes from within. (我深信,一个人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去年11月初的“艾玛藏书”活动,掀起伦敦地铁读书的高潮,也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阅读热。如此影响力,主要源于她自身的“阅读狂人”形象。比如,她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周读一本书,每个月为她的读书俱乐部读一本书。
因此,她真正的美惊艳了众人,被网友评为“连哈利王子也配不上的平民” 。
有位专栏作家曾说:“一想到梦露也读书,就心中欢乐。浮华尘世里,你永远有同道,智慧的风吹过田野,吹过梦露,也吹过你。”
没想到吧,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也爱读书。梦露的粉丝们通过档案照片、访谈和拍卖目录,整理出一份梦露的书单,430本书中,390本有文字资料可查,40本通过照片等资料确证。
所以,不管是籍籍无名的普通人,还是大红大紫的明星,都可以通过读书,而不是穿衣来拥有一种独特永恒的美。
书才是最美,最永恒的盔甲!
03
陆游《读书》有言:“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
为读书而忘进食,一心要实现学富五车的目标。这是古代爱书人的缩影。
当“买衣”与买书产生矛盾时,我们会怎么选择呢?
朱自清大学毕业那年看到一本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14元,想买,却囊中羞涩,于是咬咬牙将结婚时父亲为他做的一件大衣当掉了。
鲁迅节衣缩食,每年花掉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去买书。他成名后,母亲劝其买田。他却说:“田地对我没有用,我不要!有钱还是多买点儿书好!”
所以,他们能取得令人敬仰的文学成就,赢得人们的尊敬,亦是必然。
前段时间,在朋友圈被刷屏的文章《我是范雨素》里,作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44岁,来自湖北农村的育儿嫂在北京打拼了20多年。她给女儿买了一千多斤的书,20岁的大女儿现在已经成了年薪9万的白领。对于一些人的阶层划分来说,她通过让孩子阅读,成功助其跨越了阶层。
她说:“读书可以完成自我教育。”
饥肠辘辘,加餐饱腹;寒风萧瑟,添衣温热。脑袋空空,书本晓通;容颜易老,阅读可葆。
天凉了,我们的衣柜要添新衣,可我们的书柜添新书了吗?
何时,我们买书才能像买衣一样稀松平常?何时我们阅读才能像添衣喝水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
不管此刻的你是何种处境,身穿什么样的衣服,多买书,多像挑衣服那样去挑书,多读书吧!
过段时间,你就会惊叹:
我竟然如此独特,我竟然可以如此美好!
(图片来自网络,文字为棠子露原创,涉权请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