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我的职业道路也是一波三折,具体的职位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有想知道的小伙伴我以后再写文和大家聊聊。这次就说说我为什么没有选择跨专业深造学历而没有去学校做老师这条路吧。
其实在所以的职业规划发展中,最让我犹豫的大概就是要不要去学校做一个老师。
身边有一些人可能觉得我不去学校,可能是因为“傲气”,眼光高,或者觉得我不喜欢小孩子。
其实还真不是,我挺喜欢小孩而且也喜欢研究课程,本来也喜欢看心理学的书,其实老师对我这个性格来说还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真正让我放弃这个职业的,正是因为它承载的职业能力以外的东西。
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两种职业是一定要带着信仰和利他心去做的,一个就是从政者一个就是教师。
前者为国,后者为民。
从政者不抱着“以天下大事为己任”的初心去做,最后只能成为权欲和金钱的奴隶,也是国家机器的蛀虫,从教者不抱着“教书育人”的心理去从业,也只是把职业当做免受社会侵害的避风港而已。韩愈《师说》里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大部分老师很难做到第三步。
尤其是小学教育,我觉得小学到初中阶段的孩子,老师这个角色其实承载更多,你参与到一个孩子还没形成完整价值观的期间,你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触动,甚至改变他/她看待某一个问题的看法。
我教我的学生学习,更想要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我想教我的学生知识,也想要他们正确的看待问题。我想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那种很多年后学生还记得我的老师。但是我很清楚去了学校我很难达到这样的结果。
做不到解惑这点,里面也有很多客观原因,我原来呆的教育机构是小班制,我能记住每一个孩子的性格,习惯,下节课之前回忆出上节课有哪些孩子上节课哪些问题还不太熟练。上课节奏控制的也不错,但是在公校代课的时候,一个人面对几十个孩子的时候,大部分精力都要用在维持班级纪律上,对课程把握和学生心理根本无暇顾及。虽然后来有老师说上的已经可以了,但是我自己是很不满意的。
我是一个爱操心,纠结,还有强迫症的人。如果我的职业不能给我带来成就感,我就不开心。港剧里说,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能力范围内最好。所以我判断如果我去了学校做老师,我不是把自己累死,就是把自己磨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不开心的英语老师。
而我不想这样。我们学语言的很多人都把老师作为一个退路,我不喜欢大家对待教师这个职业的态度。我现在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不去选它,是我觉得我还没有这个能力承受住那么多学生的青春,当我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我可能还会选择进入校门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老师,现在我还在为这个学习呢。
所以我先决定,还是先不去学校做老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