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这两个字眼意味着神圣和责任,在人们心中甚至想起这些就会肃然起敬。军人,这是我曾经的梦想。无论是英勇抗日的民族战士、深入虎穴的人民警察,还是风里雨里始终坚守在国家边界的站岗哨兵……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使命-保卫祖国。
韩非子曾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古往今来,将才良相才大都经历过艰苦环境的磨练。正如习近平所言:“越是艰苦环境,越能磨练干部品质。”经过烈火焚烧后还能始终坚守的军人,简直酷毙了,我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所以,我有个军人梦。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从小到大都挑食的我连招兵的门槛都进不了,我想,这是生命的另一种安排。于是,我成了一名军粉,还幻想着抱着一个帅气的兵哥哥回家。
说到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国的兵制。我国有两种兵役制度,一种是义务兵役制,又称征兵制。这种制度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限期的兵役,带有强制性。另一种是志愿兵役制,又称募兵制,即公民凭自愿应招到军队服兵役,并与军方签订合同。
我身边就有高三毕业后通过志愿兵役制去当兵的同学。她是我高中两年的室友,一个大大咧咧的妹子。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训练后,她戴着胸口的那朵大红花,穿着一身军装,奔赴南海。在那里,她结识了同甘共苦的战友,练就了一身技能。在和她的聊天中得知她过的很好,我很开心,期待两年后和她的重逢。
我无法得知她的具体位置和每天的日常生活,但我看到的是她和她战友手上和腿上的伤疤,她只是光荣地露出伤疤对我说:“怎么样,酷吧!”我真诚且羡慕地说;“真酷,你是我偶像!”
于军人,每一处伤疤都是一段充满血和泪的故事。昨日,我聆听了一场中国抗战老兵李正爷爷的讲座,尽管李正爷爷说着一口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听起来有些费力,但仅仅是看着他慷慨激昂地向我们讲述着他的抗战经历的神情,我就能感受到,尽管年迈,背上还打着钢钉,李正爷爷的爱国热情和对生命的挚爱要比我们强烈得多。这是老一辈革命军人的家国情怀。
正如李正爷爷最后所言:“千秋不忘沦土恨,万代当歌铸国魂”也许我们成为不了军人,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保卫我们的祖国,推动祖国的繁荣昌盛。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军人不逝,军魂永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