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项羽

作者: 快马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07:24 被阅读0次

项羽这个名字,无论被谁提及,哪怕褒贬不一,也不妨碍他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评价他的诗歌有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对他的同情,对他的惋惜,对他的赞美。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宋朝重臣王安石,他直接和杜牧唱了反调。

•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以军事家的角度评史,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应忍辱负重,凭借江东子弟卷土重来。此诗委婉批评了项羽“天亡我,非战之错”的论调,对其不肯回江东充满惋惜,也鼓励人们勇于面对失败,只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胜利就有希望。

• 《叠题乌江亭》(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从政治家的眼光剖析项羽自刎乌江之事,他不同于感性多于理性的文人墨客。一针见血地指出多年征战使将士疲惫,项羽已失民心,即便重返江东,也未必有人愿意再跟随他。与杜牧的诗观点大相径庭,杜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王安石则分析了战争的人心向背,得出项羽失败是历史必然。

•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不以成败论英雄,她推崇项羽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钦佩其至死不肯过江东的壮举,并借此直指南宋当局不思抵抗的懦夫行为,对其苟安现状予以无情抨击。在立意上,李清照的这首诗应该高出杜牧和王安石。

• 《咏项羽》(唐·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诗人于季子在诗中直陈项羽的事迹,如北伐救赵、占领咸阳后未称霸秦地等,表达了对项羽巨大失误的同情。末尾两句“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描述垓下失利、败走乌江的项羽空赋“力拔山兮气盖世”之词,体现了他的悲壮与无奈。

• 《乌江》(唐·汪遵)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此诗描绘了项羽兵败后的凄惨状况,兵力散尽、弓箭残破,仍单枪匹马突出重围,但最终英雄末路,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饮恨乌江,宁可磊落地死去,也不苟且偷生。

成也项羽,败也项羽,生也项羽,死也项羽。正可谓:莫以成败论英雄,功过是非后人评。

相关文章

  • 评史:从鸿门宴看项羽成败

    评史:从鸿门宴看项羽成败 韦谋 (1)霸王传奇...

  • 浅评项羽刘邦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早被我所了解而又传诵着.然而,刘邦这个人,大家是否了解呢?一个默默无名的泗水...

  • 浅评项羽之败

    高二11班 关芷晴 181109 西楚霸王项羽,作为一代悲剧英雄,叫人唏嘘不已。单就楚汉之争的项刘二人对比,前者是...

  • 论文

    问题表达 问题探讨 问题解决 演讲的活动引导。条理表达。 项羽性格缺点,天亡我也,没有自省:优点,人格的高贵。 评...

  • 《资治通鉴》司马迁评项羽

    太史公曰: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

  • 毛泽东评项羽“不肯过江东”

    对于项羽失败之后,宁死不屈、自杀以亡的英雄气节,毛泽东是比较欣赏的,但对于他的不能“包羞忍辱”,东山再起,则表示极...

  • 古今人物志全集

    目录: 1、秦始皇 2、陈胜 3、项羽(一) 4、项羽(二) 5、项羽(三) 6、项羽(四) 7、项羽(五) 8、...

  • 项羽的遗憾

    项羽的遗憾 从古到今,项羽的传奇事...

  • 霸王垓下之败与崇祯的歪脖树

    太史公评项羽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

  • 读易中天《项羽 (一)贵族与流氓》

    项羽最后战败了,他败在刘邦的手里。项羽怎么会败给刘邦呢?在人们眼里,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无赖,项羽是贵族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项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qc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