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197
五邪第二十
2/5
原文: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原文译文对照:
~~~~~~~~~~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
病邪侵入肝脏,则肝经所布散的两胁区域会作痛;
寒中;
肝脏受病则其中邪气盛实,致肝之木气过盛,过克脾胃之土,使体腔中部的脾胃因阳气不足而虚寒;
恶血在内;
肝主藏血,故肝受病,则邪客于血,成为恶血;肝又主升发,肝受病,则其升发功能失调,其所藏之血不能顺利升发、疏布,故恶血瘀滞于肝经之内;
行善掣节;
肝主筋,即肌腱、筋膜的功能强弱取决于肝功能之强弱,肌腱、筋膜又联附于各个关节。故肝受病,则筋易拘挛,掣引关节,致关节活动不利,走路时小腿肚易抽搐、与走路相关之关节被掣引作痛。
时脚肿。
肝经自足大趾上行内踝,肝受病则肝气不疏,故时常脚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
可以用泄刺法取刺足厥阴肝经之荥穴——行间穴,使肝内邪气下引,以消除胁区疼痛;
补三里,以温胃中;
还可采用补刺法取刺足三里穴,补实足阳明胃经气血,以温补胃中之虚寒;
取血脉,以散恶血;
以泄刺法取刺肝经上肉眼可见的瘀血经段,泄散肝经内之恶血;
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取刺耳后耳轮处青色血脉之耳根处、隶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瘛脉穴,刺之,使出血如豆,以去除发生在头颈部的筋脉拘挛、掣引关节之证候。手少阳三焦经在外眼角处与足少阳胆经相汇通,足少阳胆经又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故泄刺瘛脉穴,可泄出侵袭肝脏的邪气。
~~~~~~~~~~
老黄历择吉,2024.7.12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96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19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