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空间
【散文】老井、老柳_永远的乡愁

【散文】老井、老柳_永远的乡愁

作者: 寒江春晓 | 来源:发表于2018-04-06 21:55 被阅读41次

老井老柳永远的乡愁

三年前,带着对故乡的眷恋,我回到了老屯,伫立在屯南的石碑前,只见它斑驳青碧,历经岁月沧桑,风霜雪雨冲刷后,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有那首古诗,还依稀可见:

老井依稀跨百年,

常清甘冽小龙泉。

柳槐冠顶遮日月,

屯俗事故续承传。

我家的老宅也苍老了许多,只有二十几年的光景,土坯房,房草秃凹,门窗褪色,这是逼着我要翻新它啊!

信步走出老宅,左拐五十米处,便是全村三十几户人家共同分享了若干年的老井。我担过水的老井……

老井已经用铁板盖上了,那个辘轳还在。

现在屯里家家用的水,全部都是由集体供应的自来水,足不出户,打开水龙头地下水“哗、哗”就的来了。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家都离不开这口老井,老井四周由黄土拱起,它高出地面五米多,呈三十度坡角,缓缓而上,老井一米半见方,井深十余米,井旁边,有一个三米多长的梯形实木槽子,是专门用来饮牲口的。槽子是用一棵老黄榆树凿成。据说这种树非常防腐,多少年以后,除了显得很陈旧,棱角有磨损以外,仍然可用。由此可见,先人选材用心之良苦。

正前方是常年用来流水的小坡溪。再往前就是通往大河的便民壕。大壕两侧是祖辈们栽成的大柳树,横穿屯里的主街。浩浩荡荡绵延几公里。与下游的老河套接壤。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风景线,号称江面第一柳。在加之老井的故事,小屯是当地十里八村的名胜。据屯里人说:至今仍有人慕名而来。

好在,那排老柳树依然还在。只是树长得越发的粗壮、健朗了。郁郁葱葱,双排绵延伸向老河套。

那时,每天屯子里的人都要去老井担水,每户人家都离不开它,这口老井,陪伴着屯里人不知道有多少年了,据老人说,他们的祖辈就是用的这口井。至今可有些年了,究竟有多少年了,谁都说不清楚。老人讲,赵尚志的队伍路过这里时,官兵就是在这里,喝着老百姓提来的水,然后去了呼兰的黄土山。

每年要安排人到井下,清理井底,换一下井拗(就是四壁,很规则的厚板),老榆木的辘轳很圆,被井绳长年摩擦的光滑发亮,隐隐约约出现了一圈圈的绳子缠绕的痕迹,辘轳把是用黄榆木做成的,又结实又美观,很多年不用换。

一口老井,静静的陪伴着屯子里的人,它默默的承载着生命的延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每到水位上涨的时候,井水微微溢出,并汇成小溪,涓涓流淌,似乎在诉说着小屯子的变迁和小屯里的故事……

几十年过去了,虽说已物是人非,但是老井的故事一直镌刻在我的记忆里,前面的大排柳树,依然让我内心泛起涟漪。

岁月啊,如秋波一闪,人已半百;只有那旧物,令人追怀。老井,柳树……才是永远的乡愁!

写于2012年《我的回忆》

整理于2018.4.6

相关文章

  • 【散文】老井、老柳_永远的乡愁

    老井老柳永远的乡愁 三年前,带着对故乡的眷恋,我回到了老屯,伫立在屯南的石碑前,只见它斑驳青碧,历经岁月沧桑,风霜...

  • 命运(老井老柳1)

    张晓敏 黛秀最近神秘兮兮的,逢人便说村头的那口老井张开了嘴,还有不远处的那棵老柳从树洞伸出了手…,听得人脊背发凉,...

  • 老井,湿漉漉的乡愁

    如果不是淘气的娃因为好奇跑到菜园中的井边,我几乎已经忽略了它。老井在阳光下静默着,四周是长势良好的各种蔬菜,生...

  • 老井,湿漉漉的乡愁

    如果不是淘气的娃因为好奇跑到菜园中的井边,我几乎已经忽略了它。老井在阳光下静默着,四周是长势良好的各种蔬菜,生...

  • 也诉乡愁

    小时候, 乡愁, 是村头榆树下的老井。 青石板吆, 苔痕皆绿。 老辘辘吆, 压满印痕。 我们, 坐在井边对话, 说...

  • 五绝.老井

    儿时记忆存, 老井几柴门。 总是乡愁在, 长思养育恩。

  • 故乡的老井

    故乡的老井 陈剑 浓浓的乡愁里,总有些东西像树根一样扎在记忆深处,想忘也忘不掉,其中就有故乡的老井。 老井带着历史...

  • 故乡的老井

    故乡的老井 陈剑 浓浓的乡愁里,总有些东西像树根一样扎在记忆深处,想忘也忘不掉,其中就有故乡的老井。 老井带着历史...

  • 散文——老家的老井

    老家的老井 桃李不言 (网络图片) 前一阵子回老家,听大妈说三大伯家的老三要盖房子,把老家的老井给填了。说...

  • 乡愁

    乡愁是儿时口袋里的糖 甜蜜,却再也无法回味 乡愁是田埂边的野花 娇艳,指尖却再无余香 乡愁是老井边的藤蔓 纤长,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老井、老柳_永远的乡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qs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