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的常态

生活的常态

作者: 烦人的昵称 | 来源:发表于2017-12-08 20:42 被阅读5次

最近一段时间来,小子的幼儿园开始了学习,比如,学习阿拉伯数字123的书写,他们每天在答到的时候都要说一个成语,当天的小朋友尽量不能重复。学习简单的汉字,并会组词。还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复述的能力,就是在幼儿园听到的故事回家要给家长讲出来,让家长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合力作画,描述这个故事……。还要练习跳绳,双脚跳,一分钟内。还要背诵古诗词,基本上两天学一首新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上了大班后,明显感觉到小子要干的事情增多了。每天都很充实。

现在,每天下班后抓紧吃饭,饭后我就和小子读故事书,让他自己读一遍昨天的故事,我再给他读一遍新的故事。日复一日,这个节奏我们掌握地还不错,目前看。因为在读故事过程中,有新字,就顺便教他了,所以就不再单独教他认字了。自从有了这个习惯后,他每天读故事,感觉一天比一天要进步,读的顺畅,认识更多的字了。

读完故事后,我们还要写字,写数字,写简单的汉字。

接着,还要复习古诗词,预习一下明天得古诗词。

还要准备一个新的成语。

最后,让他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然后,上床睡觉。

对我来说,这是个很大得考验,于是说是锻炼孩子的坚持能力,倒不如说是磨炼家长的毅力。还好,目前我的跑步事实正在磨炼我的毅力,让我知道坚持的意义。

于是,不管每天晚上要陪小子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以上任务,还是陪他玩耍。

我明白,这是一种坚持,自我的坚持,让小子也坚持住,让他明白坚持的重要性。因为,每天地进步,得让他知晓,听到表扬,给他点赞,让他感受到进步的力量,他会有更大的热情和毅力继续配合我走下去。

这就是所谓的共同成长吧。

一味的付出,也很难换来相应的收获。当看到这个现实结果的时候,得会自我安慰,也许别人没有给你足够的收获感,但起码自己有了自我安慰地力量,自我心安理得吧。因为不曾亏欠谁!

这个社会,谁会亏欠谁?

谁又会为谁辛苦忙碌和倾力付出?

生活已然那么艰辛和忙碌了,不就是为了求得家庭生活得幸福美满些嘛!

所有的努力奋斗,都得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才对吧。

如果你所有的看似忙碌和充实,都是为了一些虚的事情,不是为了家人,家庭,那么你最终会得到些什么?

也许你干了太多的好人好事,几乎整个得身心都投入到外在的事务上了。对家庭呢?哪里会有足够的时间来关怀?你以为你是雷锋呢?你就是个傻瓜而已!!你觉得你善心大发,自我安慰了,自己做到位了,自己是不计回报的付出了,那就自我以为吧。

因为,农夫与蛇的故事,你没听过吧?你怕它冷,你温暖它,一次,两次,三次,每次温暖它,以至于它都认为你是应该的了。尽管它没有咬你,可是一温暖它后,它就扭头就走,没有谢意,没有回报。你说,你这是在自我修行。我说,你这是他妈的傻瓜行为!你温暖了它,一个冷血动物而已;你宁愿去温暖冷血的动物也不更加温暖你的家人?问题是,你能有多大的热量让你去温暖一个冷血??孰轻孰重??

所以,有些时候,偏执的造成或许一定程度是因智识的不够!这是个短板,这是个硬伤。

或许,人情世故的,已然熟悉;但学识上的不足,才是急于修行的。

因为,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所以,没有意识,不成!什么样的意识?家庭第一的意识!!

相关文章

  • 生活的常态

    现在离午夜12点还差两分,我坐在电脑前,试图把脑海中杂乱的头绪整理成文字输入电脑。俗话说七月流火,如今七月已过了大...

  • 生活的常态

    最近一段时间来,小子的幼儿园开始了学习,比如,学习阿拉伯数字123的书写,他们每天在答到的时候都要说一个成语,当天...

  • 生活的常态

    有人说:生活的常态是孤独,每个人都要饱尝孤独的滋味。有人说:生活的常态是重复,一日一日,无非是每个寻常时间的不断循...

  • 生活的常态

    曾经存在过那样一种生活的常态。他们视自然的一草一木为自己的兄弟。当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杀死其他的生灵时,他们饱...

  • 生活的常态

    生活,有鸡毛蒜皮,也有诗和远方 愿你能两者平衡,做到内心富足和充盈。

  • 生活的常态

    是再雨季,在深秋,在一个失眠又睁开眼的清晨 没有大早就起来,没有认真的学习,每天都感觉很忙 每天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 生活的常态

    生活的常态是什么样子呢? 早上五点不想起床,就是不想起床,闹钟催促了无数次,最后,你发现你真的该起床了。 匆匆的收...

  • 生活的常态

    生活的常态就是,有些事你尽200%的努力,也可能不完美。 也有可能是你被你的努力所感动。谁界定得了百分百呢? 回忆...

  • 生活的常态

    生活是什么,闹钟响起,起床洗漱,又要开始上班了,做着一份刚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然后工作中需要...

  • 生活的常态

    在中国,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现实的引力实在是太沉重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的常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sy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