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凡人几事

凡人几事

作者: 版纳渝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3-16 17:53 被阅读0次

(一)“霸王辞”的同事

一天跟同事闲聊,听闻一位已经离职的同事的彪悍事迹。该同事没有按正常流程提前提出辞职,也没有按合同里白字黑字约定好的交违约金,直接就“霸王辞”了。据说,公务卡里还透支了近万块。虽说现在各行各业都很流行“说走就走”,但在讲究稳定的教师行业, 这也不算多见了。都不论道德方面的诚信问题,毕竟手续不办妥,档案也不好调的,以后找正式单位不方便呀。

可是如果不考什么所谓的“正式单位”,这些档案好像也没什么要紧的。实在需要了,再想办法喽。

我并不赞同这种不守诚信的做法,但又实在钦佩这种敢于去做的勇气。循规蹈矩的人比比皆是,不甘于现状又害怕未知不敢尝试的人也一抓一把,总得有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的人填充世事万象大舞台吧。

(现在是2020年了,而写这段文字大概是2012年左右吧,总之七八年前了。现在看会觉得自己当年因为一点点钱和所谓的“稳定”就为人家的选择而扼腕感叹太没见识了,可再一想那时候的工资大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而人的眼光和认知就是这样很直接的局限于经济水平的吧。)

(二)带三个孩子的夫妻

不知什么时候同楼走廊对面那边搬来一家子——一对夫妻带着孩子,租了那家一室一厅还未装修的毛坯房。出电梯顺着转角走廊望过去,能看到不平的水泥地面,墙边一张简易沙发,下面排着一溜的鞋子。大的两个男孩上小学,小的才几个月——跟爸爸长得非常像的一个小姑娘。当时二胎都还没全面放开,这样三个孩子的家庭还是少见的。跟孩子妈妈聊起天来,得知他们是非常喜欢女儿,就坚定的想要一个女孩子,一直生到第三个才终于得偿所愿。

这家经常会有客人来,感觉像是来这里打工的亲朋过来串门,偶尔还歇个脚。年后这种情况越发多起来。我猜测,孩子爸爸可能是承包工程的,所以平时来来往往的人多。孩子妈妈经常带着孩子去买菜或散步,都笑意盈盈的,笑里全是淡然,想来就是那种普通人最常拥有的,有烦恼,又总充满希望,在烟火气息中踏踏实实生活的笑。妈妈其实还是忙碌的,所以娃七八个月大已经在学步车里溜来溜去。当时我初为人母,看着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很是担忧使用学步车的不良后果,尤其是这么小的娃娃更不应该用。人家都无所谓来着,我没来由的一天到晚操着多余的心。

没过多久他们搬走了。房子叮叮咚咚的开始装修起来,后面住进了操着东北口音的一家子。每年暖和的冬天,会见到他们。

再见时,是带儿子去做上幼儿园之前的体检。在抽血的地方遇到她们了,小姑娘也长大了,个子也不矮,除了皮肤黑一点,满是健康漂亮的样子呢。一问起来,发现两个娃还在同一家幼儿园,只是不同班。景洪就是这样小呀,曾遇见过的人,总是有缘会再见。孩子妈妈还是浅浅笑着,笑里好像更多疲惫了,但是曾经的那种淡然依然不变,仍旧是最普通又最难得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样子。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运。

深深祝福她。

(三)六楼的孩子妈妈

第一次见到这个妈妈,是在15楼楼顶,当时我去晒小孩的衣服,正好她也在。我是被她“老板娘”的称呼惊到了,在晾晒衣服的楼顶,两个女人第一次见面,用这个称呼来打招呼真的让人起鸡皮疙瘩(后来得知有部分地方的人惯常使用这样的称呼方式)。同一栋楼里也有经常见面的人,但是大家不过点头之交,随便打打招呼而已。可是这个妈妈马上就用跟老朋友诉苦的口吻说起她带孩子的不易,说她一个人带,要管孩子吃喝拉撒,忙得自己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母乳又不够吃,天天还得给孩子打米糊糊,又不放心买来的,于是自己每天很早就要起来泡米……

当时我抛却了“老板娘”这个称呼带来的不适,同情起她来。她孩子比我们家小孩还小,彼时不过一两个月,我们家有老人帮忙,孩子爸爸也在家,我都觉得每天累得慌,她一个人带孩子得多麻烦啊!

我问她为什么不请老人帮忙带呢,她回说:“老人死掉了”。接下来我发现她的“死掉了”不是真的去世,是在表达抱怨,说跟婆婆相处不来,人家也不愿意来。又问她那孩子爸爸呢,她说在外面上班,说本来可以在景洪的,但是他不愿意在。我只好闭嘴了,突然在她的絮絮叨叨中想起一些词,“一个巴掌拍不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时不时的还会在电梯或楼顶见到她,她十之八九要说那几句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了的老话,真的很像祥林嫂,我有点厌烦起来。后来有天听人说六楼的妈妈会打孩子,我顿时不同情她,甚至讨厌起她来。

隔顿的饭菜坚决不给孩子吃,喝水一定要现烧,怕孩子穿尿不湿长尿布疹坚持给孩子用尿布,看这些细节完完全全的好妈妈;可是生气了就打孩子的行为和平时祥林嫂般的做派又让人真的感觉浑身负能量。是的,经常把孩子放推车里,现在孩子都还腿软软的,不会独立走。

最近看到她,看起来轻松了许多,说是请了人一起带孩子。可是看起来人却瘦了好多,可能是我许久没注意她了?

想起京华烟云里评价银屏的一段话:“银屏算不算个好女人呢?不错,天下有坏女人吗?只要环境地位变动一点,银屏在人生所占的地位就和木兰的母亲一样了——是财产万贯之家的女主人,能干的主妇,热爱子女的母亲,儿女心中的完人”。如果六楼的她,有一个体贴的丈夫,和蔼的婆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能她也能处处游刃有余,落落大方,而不是现在这样随时充满负能量了。

不过又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

哎,谁知道呢。人生没有如果。

(四)从小到大的稳定

我的大学母校,西南大学,校园里面装着“附属幼儿园”,隔不远有“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本校教职工子女的求学之路就可以从幼儿园起就不离开这片根据地,要是义务教育阶段读完还意犹未尽的话,大可以本科、研究生阶段也在这里完成,一口气读完博士,再在这里工作,人生就此完全交给西大了。

13年去广州中山大学学习,就见到这样一个鲜活实例了。接待我们的小美女,父母都在中山大学工作,她自幼从附属幼儿园开始,附小,附中走过,高中毕业考入中山大学,然后又读完研究生,留在学校工作。一气呵成,完满稳定。

身在其中,自觉无趣的,有之;感慨人生安定幸福的,亦有之。

旁观者,羡慕不已的,有之;惋惜人生平铺直叙的,有之。

个中滋味,当事人或旁观者自品。人生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风景总在另外一条路上,大约是这样?

(五)骑自行车的老蔡

“老蔡”是我们学校一位姓蔡的老师,跟他同龄的老师们都这样称呼他,很是亲切。除了他,另外还有公认业务能力强为人处事好大家都非常尊敬的“老姜”、“老方”、“老黄”,可以组成我们民中“F4”了。有一年学校迎新徒步活动中,我给他们拍了一张照片,还在微信公众号文章里给他们取名“资深帅哥组FCH”( 方、蔡、黄),只是当时少了老黄,不然F4的名号那个时候应该就出现了,并且随着那篇文章传播甚广才对。

按我的年龄,平常都是充满敬意的称呼“蔡老师”,但是在本文里,还是用这个专门的“老蔡”来更有趣的记录吧。

老蔡很能喝酒,并且在酒精作用下人比平时更幽默,常常妙语连珠,逗得全桌的人哈哈大笑。容易喝醉与否我有点忘了,毕竟很多年没有与他同桌饮酒了。说起来是呢,一眨眼我都工作10年了。初见老蔡我还是刚出校门的职场小白,现在出去也是分分钟被新老师叫“姐”的年龄了。那时我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老蔡是评委,第一次我感觉自己讲得很不好,他还很宽容的安慰说“还是很不错的呢”,虽然只是客气的鼓励,但是还是让当时的我颇受鼓舞。

老蔡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和他的自行车。他的家离学校有点远,但是一直都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上下班,单程差不多都要四十来分钟。景洪的雨季,大部分都是高温天,又时不时来一场说下就下的雨,但老蔡不畏骄阳,风雨无阻。印象里也见过他骑摩托车来学校,但很快又骑着自行车来了,据说摩托买了才一周,被人偷了。其实老蔡家在附近也有房子的,但是没有搬来,因为一直住着的家里,离孩子上学的地方近。话说我们学校男老师在家几乎都是模范老公模范老爸,老蔡更是个中翘楚。

对,老蔡更广为人知的,是他家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一对又听话,成绩又好的双胞胎儿子。现在一个上了同济大学,一个上了武汉大学。名副其实的一对学霸儿子哦。大家一面夸赞老蔡儿子有出息了,一面又调侃他两个儿子以后要两套房子,老蔡都乐呵呵的,说让他们自己努力。

在我经常给学校各种活动照相录像时,老蔡都会称呼我为“专家”,让我很是不好意思。还谦虚的问我一些摄影问题,让我这个半路出家其实也很不专业的人更不好意思。我应该更努力,对吗?啊,才能不辜负老蔡对我的认可和期望呀。

(这段关于老蔡的文字也是断断续续写很久了,再过几年老蔡都要退休啦,时间过得真的太快了~)

(六)同事的“高科技之家”

同组同事,一个个头娇小的小姑娘,与学校同样个头小但很有颜值的帅哥结为连理,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又生了一个帅气的小王子。两人的生活,在一众平凡人里,简直就是活生生最经典的“现代化”“高科技”生活。

不喜欢做饭,没时间做饭,那就吃外卖吧,小朋友也不例外,来,跟着爸妈一起吧,哪里的吃食有特色,哪个app上优惠多,爸妈了然于胸;每天的饮料奶茶必不可少,每次见她手上几乎都带着一杯,我爱操心的毛病又犯了关切的说你还是少喝一点饮料吧,得到回答“习惯啦,一天不喝感觉都少点什么”;虽然不爱做饭,但又不是不做,突然有天get到一点做饭的乐趣后,各种现代化厨房机器就开始往家搬——我们去她家参观,咖啡机破壁机早就到位,洗碗机配备上了,空气炸锅甚至炒菜机也赫然在列,让我们一阵感叹。

还有必不可少的快递,虽然不知道到底买了啥,但是时不时的就见她接起来一个电话,然后就是熟悉的对话“到了吗?那帮我放门卫室嘛。”

还有关于“车”的话题,犹记得小两口刚学会开车就开上了高速路回老家,我们纷纷感叹“天哪,真的太有胆量了吧!”新手司机,又带着孩子,毕竟还是有危险的啊;不过后来听她说当时孩子爷爷也在车上。而这也还不算什么了,因为他们买车,还更在学车拿驾照前。

随性到让人害怕,让我们这些循规蹈矩囿于生活一亩三分地的普通人感叹不已。而其实,这大概才是现代年轻人,更普遍的样子吧:能用科技帮助人做的事情,就交给机器代劳,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面。所以我看到他们经常性的出去旅游,吃各种美食,没有老人帮忙甚至还能有时间领着孩子上健身房锻炼,虽然可能有几分食品上的不健康威胁吧,但其实这样生活真的很随性又精彩不是吗?

是让我不赞同不模仿但会由衷为之鼓掌的生活方式呀。

(七)卖菜的小伙子

楼下就是菜市场,日常买菜非常方便。时间充裕的时候,我会从头到尾把菜市场逛完一遍买上一圈,重回到入口处第一家,检查下自己还缺什么,再在这家查漏补缺。

这入口头一家,菜的种类很是齐整丰富,卖菜的是一对傣族小年轻,两人个子不高,颜值也不出众,恰恰正是“普通人”三个字最好的代表。照说卖菜是很赚钱,但同时也很辛苦,年轻人很少有甘于做这行的。但这两人硬是风雨无阻的,在这个摊位一干就好多年,我看着女主人从初初慢慢大了肚子,再到后来二娃都会走路了,一晃眼好几年就这样过去了。除了傣历新年休息一个星期,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他们。后来毕竟两个孩子需要管,时不时的女主人就不在摊位前,而是一位傣族老妇人在,许是她婆婆或者妈妈吧。一家子能近近的互相帮忙,让远在他乡的我,一时又羡慕不已。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被他们打动,我好像经常被这样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坚持不懈的人和事打动,喜欢这样平平无奇但蓬勃的生命力。就这样普通的每一天,大家都在认真而努力的生活着。一想就很受鼓舞不是吗?

(八)我的驾校教练尹师傅

以前还专门写过一篇,在此不再赘述,总之我们教练是位难得的“神人”。

https://www.jianshu.com/p/a3929f9a2ea1

(九)机场的旅游阿姨

其实经常在机场看到这样的旅游人群,有时候三五一组,有时候七八成群。五十岁上下,女性居多,队伍里一定有人穿着花哨旅游风十足,也一定有人运动服上下搭配成套一看就图个舒适,有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也有安静在一旁休息的,有乐此不疲呼朋唤友自拍的,也有算计着此次外出各种纪念品买足没有要不要去机场哪个店再看看要不要再带些回去的。一眼望过去,啊,这不正是最幸福的那个群体吗:子女或上大学或工作,自己退休领着不错的退休工资,很大概率家里还有一个颇能挣钱的老公,我们的广场舞主力军,有钱有闲的代表——中国大妈,中国阿姨。

有钱有闲,加上有精力,真的是对她们最好的概括了。每次羡慕感叹之余,我都会隐隐生出不平衡之心,看着她们幸福的样子,会觉得仿佛一根刺长在心中。同样的年龄,我们的父母,广大在农村的老一辈,完全不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同样都是劳碌大半辈子,城市里的他们,退了休,享受着不薄的社会保障,而农村的他们,年轻时劳碌奔波,年老时,还是在劳碌不止,而就算子女出息一些让他们经济上不会捉襟见肘了,他们在生活观念和生活品质上也永远不会追赶得上城市的同龄人了。

人说投胎是门技术活,谁说不是呢。

又说人各有命,谁说不对呢。

世界从来都没说它是公平的呢。

(十)停车大姐

开车载着闺蜜一起逛街,到了停车场,免不了一点小紧张,因为自己停车水平太差了,除非地方宽宽绰绰,车子少而又少——这显然在闹市区不太现实嘛。停车场上,经常是不耐烦的大爷在指挥,稍微没跟上他的手势,就开始训斥你”会开车吗?……这边呀,往这边再来点……怎么听不懂话呢?说了往这边再打点方向……够了够了……哎呀算了,就这么着吧。”高温天气里停个车,明明空调没关,明明一路上还清清爽爽的呢,下车时人突然的就起了一身汗。

所以这次一开始看到一排的车和一个女性停车员,我甚至多了几分紧张——毕竟驾校的女教练脾气暴躁更胜男教练是声名在外的。谁知今天会这么运气好呢!这个看上去50来岁的大姐,看到我的车犹犹豫豫的在入口处磨蹭着,大步走了过来,热情招呼到“开进来吧,里面有位置”,又看我怀疑和不自信的眼神补充道“放心啦,位置虽然窄点,我帮你看着,保证你停得进也出得来。”然后就用娴熟的指挥方法以及耐心的态度,不紧不慢的在前面指引着我往里开。

大姐你是来拯救我们这些停车困难户的吗?在外面停车的时候我真的特别紧张,尤其是后面有人等着或是地方又窄,我基本失去自主判断只能跟随指挥的人往左往右往前往后的当个机器人——这位大姐完全是天使,就是让我可以踏踏实实做机器人的天使。不,不只是天使,天使大概只是态度温柔吧,她是技能也满档,因为她的指挥内容完全贴合实际,让你打方向到什么程度,往前往后到什么程度,全都清楚明白,甚至你有时候没跟上她都能马上及时调整思路给你新的指示。关键她还不会骂你,也不藐视你,自始至终以帮助你停好车为最终目的。

大姐潇洒自信的姿态让我想起了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他们隐没在人群里最不起眼处,一旦出手就光芒四射。每天人来人往那么多人,大姐一定见过不少像我这样停车技术差甚至更白痴的司机吧?但是精湛的指挥技术足以让她化解每次白痴司机们操作不到位的失误,没到预定的点她马上调整,才不把时间浪费在骂人上面呢——也正因为她的自信和宽容态度,再白痴的司机其实也跟上来了。技术和态度一定程度上在相辅相成?

总之那天停车特别顺利,我心情也特别愉悦,真想把世界上最美好的赞美都送给这位大姐。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做到极致,都让人肃然起敬。

我特别,特别的,喜欢这个世界上这样善良美好有实力的人。

————————————————

以上始于2011,终于2020.3.14

————————————————

相关文章

  • 凡人几事

    (一)“霸王辞”的同事 一天跟同事闲聊,听闻一位已经离职的同事的彪悍事迹。该同事没有按正常流程提前提出辞职,也没有...

  • 烦/繁/凡

    凡人有繁事 繁事会烦恼 烦恼证明您就是凡人

  • 【七绝】凡人能有几春秋

    【七绝】凡人能有几春秋 文/林海功名利禄惹心愁,不觉青丝换白头。天上神仙千万岁,凡人能有几春秋? 平水韵十一尤

  • 几事

    1、最后怕的一件事,上大学的时候不懂事,直接跑到学校的后备军官办公室,对着领导说我要解约国防生的合同,最后还是在威...

  • 读《白鹿原》

    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

  • 有时候,不争就是最大的争

    凡人自有烦事扰 作为凡人的我们,在世间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所谓凡人自有烦事扰。 有些事,事关原则,这时坚决不能让...

  • 是个凡人,有时候也烦人

    我是个肉眼凡胎,也是个烦胎;是个凡人,有时候也烦人。 凡人就要多干凡人的事,烦人就少干烦人的事。 ...

  • 六一几事

    誰能跟我細細說明,早上要做什麼? 就算鸭子赶上架了,也要有人鞭策! 早班,早班,早了,不到六月二二? 晚了,晚了,...

  • 近来几事

    近来有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崩溃感,痛苦感,有了许久没有激发出来的泪感,也有了许久未曾感受到的轻盈感,近来杂事有点多,...

  • 埃塞几事

    2017年,这已经是来埃塞第八个年头,满打满算也有六年了。埃塞这个地方,气候不错,治安最近十几年算比较稳定,但经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凡人几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ta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