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问我有空没?陪她去补鞋。我问她鞋怎么了?于是她拿出准备要补的两双鞋给我看。我一看,这两双鞋都是很便宜的鞋,不值一补,其中有一双是我多年前买给她的。
当时上班的同事推荐的说很适合老人家穿,我买了两双一双给婆婆,一双给母亲。没有想到这么多年了还在穿,甚至还要补着穿。我劝她不值补了,我重新给您买一双。
老人家就是要去补,说是鞋很好穿,又没怎么烂,就鞋跟有点磨损。我执拗不过她,让她高兴吧!
去到补鞋档,找了一个看起来还算老实本分的鞋匠。在补鞋的等待过程中,跟鞋匠拉起了家常,越聊越远,聊到了以前自己做鞋。
听母亲说,在她上学的时候经常都是自己做鞋穿。她们那时候做鞋很繁琐:用洗米水(也要有点米)熬成浆,把一些烂布旧布和米浆混合在一起,然后拿去晒,晒成硬硬的。
晒好了之后按照脚的大小裁剪成现在我们鞋垫的样式来做鞋底,缝鞋的那个线也是自己制作。是用一种叫苎叶的植物,取苎叶的茎皮纤维拿来晒,晒了用水漂白,再晒再漂反反复复好几遍还要用手揉搓成线。
鞋底就是用这线一针一针地纳,纳鞋底的时候身边的小筐里放着针夹,每扎一针,先用顶针把针顶进鞋底,再用针夹把针拔出来,一针一线,密密麻麻,整整齐齐。据说鞋底是比较花时间的,鞋面就选一块自己喜欢的布料,再把碎步剪成小三角做鞋边。
母亲出生在四十年代初,经历了解放前的动乱和刚解放的艰苦生活。
母亲勤劳善良,邻居们都受过她的恩惠,心灵手巧的她,冬天的时候,做鞋子送给东家一双,西家一双,布头做的衣裳也是一套一套的。
也就是那个艰苦的年代,母亲练就了针线活的手艺。以前做针线活是为了过日子现在做针线活是为了丰富晚年生活。
她把智慧和爱用一针一线缝起来,现在小孩子的衣服穿不了多久就不穿了,她看着这么漂亮的衣服不穿太可惜!就把小孩子的衣服改成一个个工艺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