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读书
孩子,我想这样和你说

孩子,我想这样和你说

作者: 细雪飘 | 来源:发表于2018-06-21 13:22 被阅读373次

    临近期末考试,苦的是孩子,急的是父母。

    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

    这不,有鸡飞狗跳的,有自我炫耀的,还有我这种,着急使不上力的:“女儿,妈帮你默词吧”,看着女儿翻书再合上,拧着眉毛一幅努力要记下每个词的苦情样,我心疼地说。“不用,我自己来”,女儿无情地拒绝了她亲爱的老妈。轮到先生上阵了,“女儿,不会的题我来给你讲”,看着女儿咬着笔杆子,在灯下一幅冥思苦想的悲情样,先生焦急地说。“不用,我自己想”,女儿再一次绝情地拒绝了她亲爱的老爸。

    显然,学习上力所能及的事,女儿不再需要我们的帮忙了。这个期末考试,我和先生第一次如此清闲,尽管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最近的女儿的确改变了不少,至少知道主动学习了。

    改变

    “话不投机半句多”,“不欢而散是常态”,曾经我和女儿的对话就像“枪筒对炮筒”,每隔几天,就会上演一部“河东狮吼”的大片,最终我累得精疲力尽,女儿伤得花容失色。直到我看了一本叫《非暴力沟通》的书,我和女儿带刺儿的沟通才慢慢变得温柔起来。

    对语言暴力的认识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它常常就像空气一样充斥在生活中,其产生的影响甚至比身体暴力更为长远和根深蒂固,因为它不仅会激怒对方,使他做出暴力的反抗,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更严重的是,它具有可遗传性,使得原生家庭的暴力沟通影响下一代,乃至代代相传。

    我家邻居有个父亲,非常易怒,隔三差五就会听到他对儿子和妻子的大吼大叫,十年前,家里还只是他的叫骂、儿子的哭喊声,恐怖的是,十年后,家里传出的是比他嗓门儿更大的儿子的叫骂声,以及他的沉默。为什么这个家庭会变得像魔鬼一样面目可憎?难道这个父亲不爱儿子吗?不,我常在傍晚时,听到父亲与幼时的儿子玩耍时 ,儿子快乐的咯咯笑声,可是每次的暴力沟通却使这个家庭走向危险,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并将冲突归咎于对方,使得他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我们希望“梦想中的世界,通过我们的转变得以实现”,不幸的是,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先开始改变。
    你会对孩子暴怒吗?

    要想解决暴力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

    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以前女儿考试,只要考得不好,我便会拿着错题吼:“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你上课游神去了吗?”每次这么说,女儿便会瞬间爆发,我却一直不明所以。

    直到我学习了非暴力沟通后,再次考试,我便先忍着没问她分数,因为我知道如果她考得好,早就会主动告诉我。憋到晚饭时,女儿突然自己开口说:“妈,我今天考的不好”,我回到:“那你今天肯定不开心”,女儿红了眼圈,说道:“刚考完我以为得100分没问题,发下卷子才知道有两道题都是因为没检查,不该错的”。这个过程其实我什么也没做,只是表达关心和倾听,但女儿却自己分析出失败原因,我想这比我以前分析试卷,灌输原因给她一定要好得多。

    倾听能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能使人情意相通,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乐于互助。
    学会倾听

    让爱融于生活是我们毕生的追求,那么该如何做,才能让尊重与理解来主导生活,而不是憎恨与偏见呢?《非暴力沟通》提醒我们,要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一、仔细观察:我们要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尤其要学会区分评论和观察,事实是最不容易引起对方反弹的东西,说事实别人更容易接受,否则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以前在辅导女儿功课的过程中,看着她一个错误总是重复犯,我就会火冒三丈:“这个问题我教了你不下十遍了吧,你咋就这么笨呢?”而现在我会说:“女儿,这道题在补充习题上做过,当时你做错改了,今天再错,是不是还没理解?”

    说起孩子“笨”,女儿班级的一学霸,去年就写了篇广为流传的文章,叫“笨”,因为这一年她听得最多的词,就是妈妈说她“笨”,学霸尚且如此,可见“笨”流传的广泛性。但其实这种带着情绪的话特别伤人,我曾经问过女儿,我说她“笨”的感受,她会说:“我觉得你不爱我了”。

    书中有首诗,我印象特别深刻: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你在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

    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

    二、表达感受

    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学会隐藏情绪,尤其对于孩子,因为大人忽略他们的感受,使得孩子没有学会表达情绪,遇到问题便多会用哭或者抗拒表达,所以我们得帮助孩子学会把情感说出来。看完《非暴力沟通》后,我开始试着和孩子一起勇敢地说出感受。

    有次我下班回到家,发现女儿家庭作业根本没做,要是以往,我一定会大发雷霆,质问孩子为什么不写,这时女儿的反应常常是不说话,逼急了,便说“我就是不想写”,事情往往是草草收场。

    真的没写作业

    这次我则是心平气和地对女儿说:“今天下午你没写作业,我有些担心,怕你因为完不成作业晚上睡得太晚”,女儿没有说话,我又说:“我知道其实你并不是不想写作业,没写作业你心里也挺急的,对吗?”女儿边点头边哭起来,说道:“对不起妈妈,是的,其实没写作业我是挺着急的,但是这本郑渊洁的书太好看了,我实在舍不得放下。”那天晚上女儿写作业比平时都快。

    在表达感受时,家长适当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很多时候,我们在孩子面前太过强势,反而会减少孩子的内疚感。同时面对孩子的情绪表达,有些词要慎用,比如“失望”,我记得女儿有次对我说:“妈妈,当你说对我很失望时,我感到内心非常恐惧”。

    三、说出原因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会有四种反应,责备自己,责怪别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前两者都会让我们体会到暴力情绪。我们为什么指责别人,实际上是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因为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试着用“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句式说出原因。

    有一天,女儿从房间里走出,平静地对我和先生说:“你们大声说话时,我有些烦,我需要安静的环境来学习”,我俩顿时愣住了,要知道以前只要我俩声音大些,女儿从来都是从房间里冲出,大声嚷嚷“你俩声音那么大,好烦!”

    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需求别人听明白了吗

    四、表达希望

    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对方,希望他们做什么,请求越具体越好,要知道,表达要什么比不要什么要重要得多,因为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很难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曾经多次给女儿说:“我希望你更有责任感” ,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孩子其实很难理解责任感的含义,给对方的希望要具体可落实,对女儿说:“我希望你每天能自己早起,上学不迟到,而不是靠爸妈催你上学”。很多时候,我们感到沮丧或灰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对他人有什么样的期待。

    我们要学会明确谈话的目的,并请求对方给予反馈。比如女儿放学时,我会打电话告诉她,要在6:30前完成所有作业,但事实上,这个目标她从未实现过,后来我做了调整,估算每项任务她能完成的时间,然后在一个时间段制定不多于三项的任务,并要求她写在纸上,慢慢地,她终于能先实现这个小目标了。

    最近期末考前测,女儿连续几次成绩都排在班级前列,她也非常开心,在日记里写着:

    女儿的日记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第二次的机会,我们必须学着成长、接纳和爱,只有这样,我们和孩子才能各得所愿。希望和我一样碰到和孩子沟通有问题的父母都能抽空读读这本书,希望它能帮到你。

    其实我的人生可以对生命的美丽做出反应,当我看到了美——自己、他人以及其他生命的美,我的心中充满了柔情。
    学会非暴力沟通

    参考文献:《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我想这样和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uq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