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克效应是美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现象,研究者发现,一些犯错的人总是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越无知的人越自信。事实上,看一下身边的一些现象,有很多人在犯错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在1996年的纽约,有两个劫匪在白天接连抢了几家银行。奇怪的是,两个劫匪在实施抢劫的时候没有做任何伪装,不仅如此,他们在抢劫之后还朝着银行摄像头扮鬼脸。事后警察很快的找上了门,当他们看到警察的时候觉得很惊讶,因为他们认为警察是不会这么快找上门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因为其中的一个贼在一次阅读中,看到了一个关于用柠檬水写字看不见,需要在荧光剂的帮助下可以看到。经过了这样的启发,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可以把柠檬水抹在脸上,这样别人就看不到他们的脸,尽管这样做会让人的脸很难受,而且还是没有效的。
其实,在达克效应这个概念里可以看到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无知是一种代价。是的,无知的代价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付出了代价,那些代价的后果也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到各种知识和信息,在那些众多的知识和信息中,有多少是可以帮助人们擦亮眼睛的信息,有多少是误导人们的信息,如果没有一种清晰的辨识度,恐怕很容易陷入到信息的沼泽之中。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无知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说一些关于投资类的事情,其中较为明显的是股票,在股票市场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被称为韭菜,另一种人则是收割韭菜的人。股票市场还有一个二八定律,也就是20%的人在赚80%人的钱。
当然,无知的代价不止这些,无知还会让人们错失很多机会。很多时候人们总是在抱怨自己没有机会,其实,那些抱怨的人并不知道,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留的,当某个机会出现时,那些没有准备的人始终都是以错过而遗憾。
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看一下当下的自己,以前的那些小伙伴是如何与自己拉开距离的,今天造成的遗憾又是如何形成的。某个层面上来看,最终让我们失去了实现梦想的不是缺乏努力,更多的是因为无知而付出的代价。很多时候的无知并不是知道了自己的无知,而是在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之后,仍然以为自己知道。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很多的无知并不是无畏,而是根本就不知道那些行为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例如,有很多人以为自己可能不知道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前景,因此而错过了成为这个领域的先驱者的机会。反过来看的话,即便是看到了某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前景,由于个人根本就不具备开拓那些行业或领域的技能,这样的无知所付出的代价,可能不仅是认知上的短视,更有可能因为对个人技能的无知而不知道如何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向何处努力。
不仅如此,一些常识的无知可能会让身处其中的人受到欺骗和伤害。比如说有人被不值钱的外币欺骗,还有人被传销组织欺骗。某些情况来看,我们不知道某些事情真相的情况比较多,因为无知而容易成为骗子或不良商家的受害者亦是比较大概率的事情。
因此,无知是一种代价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它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亦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尽可能的在专业领域之外获取更多的知识,避免因无知而错失一些机会、以及降低一些关键性错误的决定,甚至避免受到一些专业网站的欺骗和伤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