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到李筱懿开始直播卖珍珠,郭柳玲离开了她的羊肉摊,各路曾经喜爱的影视明星纷纷加入带货大军,我就知道喜欢她们的初心已经悄悄发生了肉眼可见的位移。
这大概和我的性格或者某种可以用“纯粹”来形容的执念脱不了干系。
我始终认为:在这个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只要你愿意,你就是自己的代言人。你可以传播自己的原创观点(比如我的公众号),也可以分享你读来的属于他人的思想(比如我的视频号)。
就拿开篇讲到的李筱懿举例,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她自律的生活方式以及“每天给女孩儿讲一个故事”的slogan,没有其他任何营销意味。
会推荐一些电影或纪录片,简简单单,纯纯粹粹……直到有一天我刷到她像模像样地开始卖起了珍珠……
还有替父出摊的郭柳玲用标志性的笑容和类似奥特曼的手势留住了一众回头客,她孝顺地照顾生病的老父亲的故事也曾一度非常打动过我。
当然羊肉和季节也很有关系,后来发出来的视频基本都是回应各种粉丝挑战:卖树叶,卖石头等等,粉丝评论区里提出千奇百怪的要求,她好像除了自己啥啥都能卖,爱动脑筋,笑容真诚的“羊肉西施”好像也乐在其中,这个过程回想起来其实也蛮逗趣的。
再后来,终于还是没逃过直播带货这个尽头……
怎么说呢……身处物质社会,人人都需要消费买东西,那是没错,可我该买什么还是会选择在我自己原本觉得熟悉和舒服的渠道里去购买,并不会因为曾经喜欢的博主卖什么我就跟风去买什么。
相反,她们卖什么,就算我真的恰好要买,也不会成为我的首选。
可能是我的偏见,我喜欢的是那些曾经影响过我的观点或者展现出的积极向上的形象,这和她们后来的走向完全是两个平行空间。
好吧,我承认这应该就是我的偏见,难纠的那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