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汉杖头木偶戏

武汉杖头木偶戏

作者: 幸福棉花糖 | 来源:发表于2017-07-23 22:42 被阅读0次
武汉杖头木偶戏

    对于木偶戏的概念还是停留在小时候,木偶戏动画片还有木偶戏舞台剧。记忆中的木偶都是外型粗糙动作夸张,配合着大喇叭背景音乐就开始了表演。那时候的娱乐项目不多,搭一个台子演一段台下的孩子们就乐开了花。

    时隔二十多年,陪着孩子来到剧院看木偶戏表演。主持人介绍武汉的木偶戏也叫杖头木偶戏,起源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后,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杖头木偶曾经与汉剧、楚剧、京剧、评剧的诸多唱段进行融合表演,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荆楚特色闻名全国,表演者个个“一专多能”,戏曲、戏剧、舞蹈、声乐等皆为其所长。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

  本次木偶戏是由《长袖舞》《哪吒闹海》《断桥》《东郭先生和狼》《化蝶》等一系列经典短剧组合而成,以舞蹈和音乐剧的形式体现。

    当音乐响起,灯光变幻时,这些小木偶被赋予了生命力,在舞台上活灵活现。优美的旋律让人沉醉,木偶的外形精致,表演十分灵活,情节不拖沓,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非常强烈。现场时不时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活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记得以前木偶戏工作人员一般年龄都很大,老头居多,而且由于是幕后操作从来就看不到真人。除非表演要结束了,工作人员和木偶才会一起同台谢幕。而现在的木偶操作人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穿着和木偶角色同系列的衣服,这些年轻人外貌都十分俊朗,面部表情随剧情和人物设定而变化。木偶若是要跳舞,操作人会一同起舞,一看就是有着深厚的舞蹈功底。让人感概的是这些小演员虽然学习的是操作木偶的方式,但是他们是把木偶当作自己本身来体现的。那投入的表情,娴熟的动作,认真的态度无不透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的热爱。

  这群孩子据说是木偶戏团时隔二十年后向艺术学院定向培养的18个学生。他们系统的学习木偶戏的历史、舞台表现形式,担当起了木偶戏传承的接班人。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禁让人想到一系列的传统艺术经典,川剧变脸、耍獠牙、捏泥人、版画......这些国粹都需要一代一代人去传承才能在世界上永存。

  是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资源共享已经是主趋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同质性更高,城市的特色在逐渐消失,国家的特色也慢慢变得没那么突出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孩子们更多的去了解属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这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共同努力。

(无戒21天挑战营第20天)

   

相关文章

  • 武汉杖头木偶戏

    对于木偶戏的概念还是停留在小时候,木偶戏动画片还有木偶戏舞台剧。记忆中的木偶都是外型粗糙动作夸张,配合着大喇...

  • 杖头木偶

    第一次观看到杖头木偶表演,演员展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引起一阵阵掌声,可谓天人合一。 也是第一次...

  • 堪舆先贤刘江东歌诀

    刘江东谨将口传十二倒杖作十二落头撰成歌诀曰: 儿童顶笠水分流, 盖穴缩杖; 稚子敲针作钓钩, 粘穴离杖; 宿客移居...

  • 兔头杖《调音师》简评

    一部饶有趣味的电影,一路高速反转的情节,一些些难以忘怀的隐喻和感概。 片头和片尾,男主女主...

  • 犖确坡头曵杖声

    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中写到:“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

  • 非遗故事:上杭木偶戏章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据相关史料记载,我们上杭是闽西客家木偶戏的发源地。早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客家木偶戏就以其...

  • 武汉的头几天

    过完年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是那么那么的快。我因为保研的缘故提前一个学期来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头两次过来...

  • 荣美金杖

    ✨✨✨宣告:✨✨✨ ✨耶和华王的金杖已经伸向你,他要施恩于你,你 以斯帖向前摸杖头!触摸主的心!哈利路亚,新的外袍...

  • 荦确坡头曳杖声(三)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是佛教修行的内容。佛教源于印度教,印度教的教义认为:人生的...

  • 荦确坡头曳杖声(二)

    真正要写苏轼的思想,真的是感觉所知甚少,所思太简。又怕这一星半点的认识忘却,仓促记下。 ————写在前面 在《后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汉杖头木偶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xv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