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红楼梦》-曹先生想要说的不仅仅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曹先生想要说的不仅仅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

作者: 千片玉 | 来源:发表于2017-08-19 19:42 被阅读0次

《红楼梦》读完了,作为看客,我用事后诸葛亮的行为。假设了宝玉和黛玉完婚后的情景,假设了黛玉如果可以像宝钗一样圆滑独立,甚至抨击了宝玉的为人处事。但不管我怎么假设都只是后代的看客行为,毕竟,曹老寓意的并不是简单的男女感情。

曹先生以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就是为了展示十八世纪上半年中国封建社会末期走向崩溃,无可挽回的真实写照,这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情感细腻的人物刻画,全面而生动的描述了处于这个时代的没落子弟的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所思所行所想。

贾母,豁达开明、爱憎分明、济贫拔苦。贾母是《红楼梦》里性格最为多面的人物,能伸能屈,享得了富贵受得住贫贱,感性也足够理性。她是封建社会新型女权思想的典范,这类人不多,但在当时的时代却有,但还足以引领一个时代的发展。

贾母生于史家富足时代,嫁与贾家也是鼎盛之时,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后执掌贾府,备受贾府上下尊敬,中年夫君早逝,子孙又不成事,晚年家族没落,荣府挨抄家,子孙犯事等,接二连三的打击,贾母虽一时气急,后面总能风轻云淡的给与解决方案,日子照样过。这份豁达的态度很是让人钦佩。

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极其严重,贾母却对家里的媳妇、孙女、侄女、外甥乃至身边的奴婢都怜爱有加,仁慈善待。并没有受封建社会思想的残毒,轻看女性,并且还对孙子们作诗吟唱极为鼓励,甚是开明。大儿子贾赦不求上进,骄淫纵欲,贾母避而远之,贾赦看中鸳鸯,贾母并没有因为儿子和丫鬟而分亲疏,憎恶色欲的心态不因为是自己儿子而改变。

对于老弱幼小、贫贱困苦的也极富爱心,比如刘姥姥,没有因为不是近亲抑或是对方的贫困而不待见,比如在庙宇冲撞的道童,秦钟,十二戏子尔等,都愿意去接济关心。

王夫人,典型的封建女子,贤淑达理,去又极为固守旧规,对身边人仁慈,但只要触碰了封建规矩便会嫉恨如仇。比如金钏儿、晴雯之死。她是曹先生笔下封建家庭主母最典型的代表,固步自封。

凤姐,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枷锁,却又过于刚烈,她贪婪但也懂得顾全大局,至少管理贾府进退有度。

元春,画面不多,但每次省亲之繁琐,宫廷深院牢笼般的生活展现的淋漓尽致。

探春,有才有能,却最终逃不过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的命运。

迎春,心地善良,思想单纯,很少过问世事,因此缺乏对人对事应有的洞察力。后被其父贾赦卖至孙家,以惨死收尾。

惜春,从小缺乏关爱,在冷漠的家庭成长,形成了嘴冷心冷的性格,最终也看破红尘弃世出家。

湘云生性豪放,不拘小节,却在父母双亡后备受兄嫂欺压。

平儿忠诚精明且善良,紫鹃忠诚,袭人实诚,

李纨忠贞贤良,邢夫人软弱无能,赵姨娘擅嫉爱挑是非等,揭露的是大家族尔虞我诈、明哲保身等不同心态的后院生活。

贾赦贾珍奢淫好欲,虽挨抄家充边,后又得以还家。贾珠好色恃强凌弱,后家庭变故,凤姐去世,而痛改前非,迎娶平儿。

宝玉黛玉宝钗皆是封建社会末期皆无奈于所处环境又不得不依附于这个环境所带给自己的便利。善变通者,结局甚好,不善变通者,只得黯淡收场。宝玉黛玉爱情的悲剧是社会大环境塑造的,也是他们的性格所塑造的。想反抗想挣脱,却又没有挣脱牢笼的智慧和勇气,只能听命于人事。

小说想要表达女性思想的逐步解放,虽然大部分还处于懵懂无知的挣扎中,但这是新思想萌芽的征兆。曹先生笔下的女子,虽也有很多固执保守,一味维护奉守封建迷信者。但从丫鬟到主母都有思想新潮的典型代表。而在曹先生笔下的男人,都还处于封建思想的禁锢中不能自拔。封建社会男权思想尤为严重,男性思想禁锢,得不到解放和改变者,终将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而走向没落。

《红楼梦》宝玉黛玉的“葬爱”,亦是一则追求思想进步者的“葬花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曹先生想要说的不仅仅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xx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