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为什么能成为高手?
如果我来告诉你,你会向我扔臭鸡蛋;如果霍金或者林丹告诉你,你会说,因为他们是天才。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既是连续多年的象棋世界冠军,又是连续多年的太极武术世界冠军,他来告诉你,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这位人士叫乔希.维茨金,当他还是个小正太的时候,是枚十足的调皮捣蛋鬼,经常因为玩耍弄得膝盖皮开肉绽。去建筑工地玩极限小轮车的时候,不肯戴头盔,结果受伤了,导致脸部需要做皮肤移植手术。他6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公园玩,看到有人下棋,被吸引住了。跟一位老人下象棋,第一次玩就能让老人犯难、赢得汗流浃背,之后他在小公园所向无敌。接着他被国际象棋大师相中了,要收为弟子。像很多电视里傲娇的小正太一样,大师主动要教他,他却不乐意。不过,大师自有办法。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一位淘气包,在9岁起居然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被称为小神童。当小正太长成小鲜肉,21岁的维茨金有一天看书突然迷上了冥想,通过朋友介绍去练太极,结果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和世界冠军,人称“太极拳王”。这样的人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啊!
可维茨金说他自己不是天才,他能成为双冠军是因为自己掌握了学习的秘诀。很幸运,这位在象棋界和太极界王一般的男人,愿意把他的秘诀倾囊相授,写成了一本叫《The Art of Learning》的书,被翻译成中文后叫做《学习之道》。
乔希.维茨金是从几个方面来表达他的观点的,分别是思维、方法论、心理三方面理论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
首先,从思维方面,维茨金说自己属于“渐进理论”的人,相对的那些“整体理论”的人是不能成为高手的。
这个观点是发展心理学领军人物卡罗.德维克博士提出来的。什么叫整体理论?整体理论就是将成败归结于自己天生的能力问题,遇到挑战的时候,就觉得那是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比如我自己,画画技能超级烂,我就觉得我是天生画不好画的,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画画就是我的软肋。像我这种人,遇到问题很容易就急躁不安,想都不想就放弃,经常有一种无助感。
就算整体理论的人小时候被称为小神童,但因为思维问题,遇到丁点困难就退缩,通常都会成为“伤仲永”的情况。
有一次,作者去亚利桑那州做活动,主办方到机场接他,并吹嘘自己的儿子是个象棋天才,说参加过很多比赛从来都没失手过。后来维茨金见了那个孩子,孩子是好孩子,但并非绝顶聪明,他只不过是学了一些象棋的战术技巧,开头就能设置陷阱,快速取胜而已。但其实,这孩子下象棋的能力并不强。令人可怕的是,身边人都把他当天才对待,这孩子为了维持这种形象一点都不敢输,眼高手低,不愿意花长时间稳扎根基,更加把重心放在了战术和技巧上面去。所以在活动中,这个孩子一直避开谈象棋。他是唯一一个不想让人指导的人,越发地封闭自己,害怕完美形象遭到破坏。
这让我想起写作这件事来。写作是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在现在这个靠写作能挣钱的年代,谁不想趁着还有点热乎劲多捞点钱,所以有些人学写作就是学技巧学套路。这些套路和技巧能快速让他们写得有模有样。在以挣钱为目的的条件下,这样做是一种高效率的工作方法,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写作,仅仅学些技巧和套路就属于本末倒置了。去掉了这些套路,有些人或许就无从下手,因为他们可能不懂结构性逻辑、不懂形式逻辑,列举的论据和论证没有说服力。有些人还说,我天生逻辑不好,以前理科成绩差得一塌糊涂。
这就是整体理论的思想,觉得自己天生不行,其实这都是自我限制。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说过,理工好的人不代表逻辑好、能力强。在某一角度来说,理工科的人逻辑能力的确很强,但是他们擅长的这个逻辑能力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狭小范围内思考。而一般讨论的逻辑思考力,是在宽泛的范围内做整体分析,擅长深入思考问题的理工科出身的人们未必就会用这种逻辑思考方法。过于注重细节,看不到周围的事物,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进行整体上的把握,才是所谓的运用逻辑思维去思考。还有,像《金字塔原理》这种结构性的逻辑,需要理工科背景吗?
无论是整体理论还是渐进理论,都是受到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的,父母的教育任重而道远。那我们还不快来测试一下自己能不能当合格的父母?
假如你孩子考试英语考得很好,数学考得很差,你会讲那种话?
A“哇,你英语考得很棒,真聪明!不过跟妈妈一样,学不好理科。”
B、“哇,英语很棒,下次努力点,数学也能考得很好,如果有不懂的地方,问妈妈,妈妈会帮你的。”
如果你选A,那么很明显就是整体理论思维了,认为数学学不好是天生的。所以作为父母或者将来的父母就要注意这一点了。幸运的是,咱们无论何时做改变都不晚。
相对于整理理论的人,渐进理论类型的人则更倾向于努力,他们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做事也不急功近利,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遇到挑战的时候,会努力去拥有那种对事物的掌握感。
显然,维茨金属于后者。
思维决定行动,所以这两种思维的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学习方法。
在方法方面,维茨金称: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
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吉他、舞蹈之类的东西,在我刚毕业拿到第一份工资的时候,我一时心血来潮报过一个吉他班,培训班老师是怎么教的呢,第一节课先扫一遍基础盲,然后教你爬格子的方法,第二节课就直接教弹奏曲子了。所以,在我弦都按不稳,手指都不灵活的时候,学了几个和弦,就会磕磕碰碰弹唱简易版的《天空之城》、《丁香花》、《外婆的澎湖湾》这些曲子了。我知道,这是给学生们持续信心,而且也是一种营销手段,反正这些学生只是因为兴趣。
但是对于职业训练,这些方法就是自掘坟墓。无独有偶,书中那些小孩子们刚开始学象棋的时候,就从开局开始学起,开局可以布下很有威胁性的陷阱,可以快速取胜、轻松赢棋,这对学象棋的人来说兴奋度是很高的,就像弹唱之于吉他初学者一样。
相反,维茨金是怎么学的?
维茨金在书中说道:“一开始从空白棋盘开始,拿棋子布局,原则清晰。首先把重点放在王和对抗王的兵上,棋盘只放三枚棋子,慢慢地,我对王的威力和兵的微妙作用有了很好的感觉,学会了对抗原则、空白处暗藏的潜能、以及迫移理念。我的根基一点点加固。后来研究残局,探索应对原理。所以我对每一枚棋子的理解都是很深刻的。”
他和老师布鲁斯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残局,残局是靠高水准的象棋准则和深层次计算融合起来创造出的令人犯难的局面,所以维茨金的象棋水准并不是靠技巧性的东西。其他孩子想在开局就想赢他,但是他会布局,进入复杂的中局和残局。所以维茨金的下棋风格就是制造混乱,然后从混乱中走出来。
道理是相通的,抽象性的知识可以迁移到很多东西上面去。那么,维茨金是如何把这学习方法应用到太极上的呢?
维茨金一开始一直在冥想,做一些基础性的东西,比如说,如何放松胯关节来转移重心,如何使思想、呼吸和身体协调,如何焕发对身体能量的意识,如何把来袭的力量化解到地面上,如何把能量聚集到某一部位……这些东西听起来很虚,但他不断地去练习这些精简动作。脚上、腿上、手背有紧绷感,他就不断感受、不断调整、不断练习怎么做到收放自如。
他说道,就练习太极的冥想招式,每天就要花上几个小时,有时候还会一遍又一遍练习一个招式中的某些动作,比如说,就那个把手往外伸出去几寸,然后又收回来的动作,他就要练几个小时。磨炼相关技巧的同时也不断地完善身体的技能,并且加深了放松的感觉。直至这些基础性的东西都内化于身,成为了下意识的东西。
而别的人怎么学的呢?有些人对功夫急功近利,去学习那些技巧、招式,他们记住在哪些地方有机可乘;想多学一点,但是都不深,不具备稳固的技能和原则基础。
就像我们玩魔方,有些人玩得挺厉害,但他们大多数人全凭记忆和熟练程度,而顶级高手是靠算法来玩的,并把把算法烂熟于心。
维茨金之所以能成为高手,是因为他无论学习什么都是从最本质的东西学起,把原理融会贯通,并且不断训练,把这本质的东西内化于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学习的基本之道就是要钻研细微的事实细节,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宏观上的问题。”
当然,维茨金在书里提到,训练方法要遵循本能,别的高手的训练方法未必适合自己。
在心理方面,维茨金认为顶级选手都有强大的心理素质。
除了技术,对手对峙还有心理上的较量。维茨金无论在象棋还是在太极中都详细说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很注重心理素质的锻炼。
强大的心理素质,不但能使自己心平气和对待已经发生的一切,释放压力,还能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不用通过外部刺激,就能创造出突破性的创新想法。他说要做到这样,首先要能收放自如地进入自己的软区域。
听起来很虚是不是?
当你明白什么是硬区域的时候,你也就明白什么是软区域了。比如你正在专心创作音乐或者写PPT,突然你邻居用麦克风怒吼着嗓子唱凤凰传奇,你很烦躁,用手捂着耳朵,整个身体紧绷起来,想阻止自己分心,这样你就进入了一个硬区域。就像维茨金说的那样,这时的你就像一段干树枝,非常脆,随时都会在压力下爆裂。所以软区域就是,不去压抑自己的感情,而是将其导向高度专注。
生活中尚且如此,若是重要场合,岂不成为千里之堤的蚁穴?
的确是这样,维茨金小的时候就吃过不少这样的苦头。10岁开始,小正太维茨金就已经和成年人比赛了。一场比赛要持续6-8小时,这对于小孩子来说的确不容易。某次比赛,他正努力应对复杂的棋局,突然脑子里响起了一首歌曲,他试着把它赶走,但那首歌一直在脑子里挥之不去。结果,毫无疑问,他因为一首歌毁了整场比赛。
出一次错没关系,但是维茨金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词叫“旋涡效应”,就是说人一旦犯了一个错,就会接二连三地犯下去,像漩涡一样。
所以能收放自如进入软区域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他意识到,当进入软区域之后还能创造出突破性的创新想法。
有一次他跟印度全国冠军比赛,那一次很奇怪,两人下了三个小时,维茨金一直想不到出路,苦思冥想一点想法都没有,感觉身体就差最后一点能量了。突然发生了一场地震,身边所有东西都在震动,连灯都灭了,房子甚至还爆炸。人们都跑出了大楼,维茨金还静静地坐着。他说,在“我”与“非我”之间产生了一种超现实的合力,最后解决了这个难题,赢得了比赛。
这听起来很玄,好像只有武侠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景。但维茨金说,棋手通过系统性训练便可学会如何收放自如地引发这种意识流。所以从10岁起,他就有意识锻炼自己,在家里时一边大声放着歌曲一边下棋,故意去烟味浓重的地方下棋,以排除烟味对自己的影响,颇有大隐隐于世的风范。
在训练中,首先要做的是心平气和去对待已经发生的一切;然后,要学着把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要做到完全自给自足来创造自己的地震。通过训练之后,自己的思维过程就能自如去突破一些问题、找到新想法,无需通过外因的刺激。
这确实很难,维茨金一开始也是没意识到的,他是到了武术生涯才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道理和方法论讲完之后,维茨金实实在在地给读者介绍了他学习的一些具体方法。
在学习技巧上,有一种方法叫做“划小圈”
所谓划小圈,就是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小细节,然后逐一突破。维茨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要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既然讲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不得不结合他自身太极和象棋学习来讲。
比如说练太极的时候,他是怎么划小圈的呢?他以最经典的直拳为例,他练习这个动作的时候故意放慢速度,就像慢动作一样,慢慢去感受每一块肌肉、每一块筋骨的感觉,反复做很多遍,直到这个动作跟身体融会贯通。之后,再加快速度,一遍一遍运力出招。最后还用厚沙袋进行联系,用更大的力量来锻炼这些身体技巧,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你猜,就这么一个直拳动作,维茨金练了多久?他说他练了几个月!他说他出拳的时候已经不会再去想什么技巧性的东西了,身体是下意识做出那些动作的。也就是说,划小圈对于学习太极来说就是把技能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来,感受那种高密度的动作。
其实,对于象棋,他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学习,只不过学象棋的时候还没形成自己的学习理论而已。
对于象棋,他首先学王和兵这两个棋子的走法,不停地练习,直到走到感觉舒服为止。接着再单独学象、马、车和后的走法。他熟悉了各个棋子的走法和价值,在下棋的时候不用有意识地去想这些棋子,看到这些棋子的同时,能想到它们的潜能。除此之外,他还能看到它们互相连接的整套网络。
他说的这种划小圈的方法,还说明了一个道理: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总结起来就是:学习首先从基础开始,通过理解训练的原则所在来建立扎实的基础,然后在你个人倾向的指导下拓宽并完善自己的技能。内化那些抽象性的思想,因为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指导你行动的东西。
对于我们这些非运动员来说,知道作者这样训练有什么用啊,跟我们专业不一样啊。那象棋跟太极不也是风马牛不相及吗?原理性的东西是相通的,学习的本质是一样的。技术与本能、具体和抽象的训练适用于任何东西、所有行业。
在学习技巧上还有一张方法叫做“组块”
什么是组块?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荷兰心理学家阿德里安.德森罗特、威廉.西蒙和赫伯特.蔡斯先后研究过不同水平的棋手。他们在这些棋手面前随机摆棋局,然后叫他们在空盘上把刚才的棋局摆出来,并记录他们的眼图和时间。结果显示,高手比别的棋手记得更准确。经研究,原来高手们记住棋子的时候是把盘上的棋子在脑袋里组成块来记忆的。每一个快都有相关的逻辑形式。水平越是高的人越容易发现几个棋子之间的关系。
除了一个块内存在逻辑之外,各个块之间也存在逻辑关系,维茨金称这就像是组块之间的导航系统。
对于高手与普通人,已经有不少人研究。有另外一本书,叫做《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这本书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教育部资助的一个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这本书讲到专家跟新手有一个明显差异,专家能看清一些信息模式、信息特征、关系和差异,这对新手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专家们能从信息中抽取一层意义,这有助于他们挑选和记住相关信息。他们把一个结构中的不同成分组合成模块,而这些成分是通过基本功能和策略链接的。新手在某一领域不具备层次分明、组织完备的结构,所以不可能很好应用组块策略。
一种让自己获取最佳状态的方法叫做心理关系建立法。
维茨金提供了一种让自己进入最佳状态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你最佳状态时固定训练一套动作,然后在紧张时候,用上那套动作,在心理上会带你到最佳状态。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应该有个名称,我们暂时叫它为“心理关系建立法”吧。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维茨金在书中有讲自己的方法,不过是结合太极来训练的,专业性太强,一般人能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训练呢?能。
有个叫丹尼斯的人,在听了维茨金的心理讲座之后,向维茨金请教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因为他无论在做什么重要任务的时候,都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他已经试过很多方法了,比如努力冥想、努力欣赏完美的音乐、做伸展运动或者吃点美食,都毫无作用。
这时,维茨金给他提供了方法。
他首先问丹尼斯,在生活中什么事情能让他最接近内心的平静,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丹尼斯说跟12岁儿子玩球的时候。
接着,维茨金开始帮他制定训练方法:在丹尼斯跟儿子玩球的时候,丹尼斯要花10分钟吃些低脂肪的零食、做15分钟呼吸冥想、做10分钟伸展运动、听10分钟喜欢的音乐,然后继续和儿子像往常一样玩球。丹尼斯做这个训练做了一个月的时候,每个固定的步骤都变得自然、愉悦、没压力压力并且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他是利用了一种心理原理:把做的事情跟一种心理建立起关系。
所以,当丹尼斯要做别的事情之前,把这套固定的训练做一遍,心里就会像跟儿子玩球一样轻松愉悦和全神贯注。当然吃东西、冥想这些只是千千万万种方法的几种而已,我们训练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作为训练手段。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所有事情之前都有充足的时间让我们做完那些动作,那该怎么办?
固定训练是需要调整的,使它比原来更简短,但也拥有同样的心理作用。所以慢慢地缩短时间、精简动作甚至改变顺序来训练。到后来,丹尼斯根本不用听完一首歌,只要想起旋律就能立马进入状态。
《学习之道》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了,但维茨金不是结构分明、逻辑清晰那样去写的。这本书是一本自传体,维茨金从他6岁是怎么接触上象棋的经历说起,讲到最终他是如何成为武术冠军的。在他的象棋和武术生涯的经历历程、心理历程写作里夹带着大量关于学习的理论。所以,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是极其分散的,需要自己去理清里面的逻辑。
最后,总结一下:有一位天才叫乔希维茨金,在9岁起8度荣获全美象棋冠军,被称为小神童;21岁开始练太极,结果连续21次荣获全美太极冠军和世界冠军,人称“太极拳王”。
但他说他不是擅长象棋,也不是擅长太极,之所以能得到冠军,是因为他擅长学习!在这本《学习之道》里他结合他的经历从思维、方法论、心理和具体方法上分享了他是如何成为顶级高手的。有双冠军头衔作为背书,并且紧密结合经历而写,所以这些方法论能让人信服的。
当然,知道了方法不代表就能成为高手,就像书里说的一样,一个直拳动作维茨金就能练习好几个月!我们能做得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