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97-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别,只差一个模型!|听李善友《刻

day97-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别,只差一个模型!|听李善友《刻

作者: 许小迪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20:42 被阅读0次

高手为什么能成为高手?他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哪?“刻意练习”模型给出了答案。

今天看完了李善友老师讲的整个“刻意练习“模型的视频,真是精彩极了,极大地颠覆了我的认知。成人的学习世界,学习的应该是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信息。

01 理论模型: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就是为了提高能力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通俗地说,就是通过“套路“去练习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考驾照学车的时候,我经常会拿个小本本或者手机记录教练说的一些理论,车速的控制、方向盘的控制等,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之后,在自己练车或别人的练车的时候,会注意观察,应用如何?问题出在哪?如何改进?通过这种方式,科二科三均为一次满分通过。

去年的自己特别焦虑,想做很多事情,但都没有坚持下来的,特别难受。在听读书营老师分享的微习惯时,我去读这本书,记住了一个概念:为自己设置小到一定会完成的任务。然后我给自己设置了每天读两页书、写50字的计划,到今天在简书更新到第93天了,春节期间也无一天中断。因为我知道,即使再忙,50字也是小case,一定会写完。有时间我就多写点、写认真的,没时间就粗糙写,只要完成即可。

教练讲的理论、微习惯的理论就是“套路”,掌握了套路,去练习套路的过程,就是刻意练习。

02 刻意练习的方法论

刻意练习分为三步:创建模型;刻意练习;及时反馈。

李善友老师说到:我不是在看书,我是在看模型。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创建模型,这是基础。

在学习数学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公式;在学习物理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定律;在学习化学时,最重要的是掌握原理……真正掌握并理解了这些,剩下的就是在做题中去应用练习的过程,然后在不断的练习中查缺补漏、及时反馈。

这样想来,当年高考如果知道这些估计考了清华北大不成问题吧,哈哈,只可惜当时的自己只知道去做题、做题,大量的无意义的重复,浪费了多少的青春时光啊,心疼!

刻意练习,练的是什么呢?就是模型中的基本功。

我是一名教师,那教学也是有模型、有方法论的,那什么是好的教学?李善友老师给出了五个要素:
第一, 理论(模型、知识点)
第二, 方法论(清单、工具化)
第三, 案例(他人的、自己的)
第四, 练习(小组及个人练习)
第五, 参考书(精读经典)

理解了这个模型之后,接下来就是练习模型中的基本功:如何把理论讲明白、针对理论如何给出适合学生的方法论、为这个理论举哪些合适的例子更受学生喜欢、如何设置合适的练习题、练习题在设置上有什么原则或模型、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等等。

基本功练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反馈。通过反馈不断优化自己的基本功,避免自己停留在舒适区中,从而不断使功力迭代。

在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听课老师的反馈都可以作为我的反馈素材。课下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主动找其他老师来听课并请他们作出评价,都是不错的方法。

同样地,在我的定位(技师学校教室里的问题解决专家)中,也可以使用刻意练习。最近在学习正面管教,就可以通过读书、听课找到该领域的核心模型,总结出该模型的清单,去践行,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反馈。

想成为高手吗?那就赶紧把这个模型操练起来吧,让它“内化”到你的大脑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97-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别,只差一个模型!|听李善友《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os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