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097409/d20204280b50d192.jpeg)
平凡的人也有一颗爱心,让我们感到温暖。温暖无处不在,关键我们需要用心体会。
冬天冷冷来了,这时才想起放置已久棉衣。我家领导便拿出给我洗好,整理好的棉袄,让我穿上,我倍感有家的温暖。
可是,拿出以为舒适棉袄后,发现拉链坏了,不能穿。领导还给了还可以宽松,有连衣帽子的棉袄,这是在三九寒天抵御风寒的最佳选择。虽然靠着心爱的大阳四轮电动车,避免了风刮雨晒,可是毕竟天冷,穿上棉衣感觉暖暖。
我领导为照顾我家小朋友做起带薪全职保姆,为小朋友上学方便,居住在市区。可领导在市区新小区,找一个修理拉锁的很是困难,只好让我带回县城。县城毕竟比较熟悉,修理拉锁,修补鞋子的了如指掌。
今天中午,本想借助一下同事的两轮电动车去,比较可靠的南门十字街。同事满口答应,主动给我提供车钥匙,并且告诉我学校北面桥头就有修理拉锁,修补鞋子的,再有就是远一点的乐园西侧,马颊河畔。
我真的留意过,以前有,不知道今天出摊不出摊。看看今天的阳光很是给力,相信会有修鞋子的。
如此,近距离我就不必骑车了,步行更方便,再说我也更喜欢步行,经济环保健身。
当我到达桥头,看到一位大约六七十岁的老者修补摊摆在那里,正在吃饭。饭也是极为简单,看这是炖土豆,我不好意思打扰老人,顺便坐在老者身后的交叉上,静候。老者发现我,便停下来,说:“我吃饱了”,顺便用手抹了一下嘴。这是许多农民的贯用宣告吃完饭的方式,看似不太文雅,确实方便,有节省餐巾纸。
同时,也看到朴实农民的人文情怀。我也就顺便从便兜中掏出我的棉袄,让老者看,介绍拉链出了问题,没法用。
老者二话没说就开始修理。先用钳子把拉链上面挡着的大牙拔掉,把拉链从上面卸下,然后再按上,拉拉顺利,无妨碍。最后,再把上面的大牙安装。我看着老者熟练操作者工具,凸出的指节,吃力但又认真的样子,很是佩服:老者的手艺,绝对是高手,也许是执着培养出的熟能生巧。
“没事了”:老者说。
“多少钱”,我感激地说。
“不要钱,有没有换东西。”老者说。
我被老人的朴实再次感动,感觉冬天阳光更加温暖:我便与老者攀谈起来。
老者从事修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年轻时专业做鞋子。我问起因。
老者如数家珍,一一道来:我父亲原来在大名鞋厂上班,他的手艺就是其父亲亲手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为人处世,学做人,与人为善,童叟无欺。
其父亲退休后,让其弟妹接班。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弟弟,也好让弟弟过一家人。
弟弟找的对象就是从事裁缝弟弟的徒弟。如今,弟弟一家在濮阳市开了一家缝补店,专业缝补衣服,解人之难。
老者只有一个儿子,如今在邻县开大货车。我感知虽然辛苦,但收入也很是可以。同时,老者的言传身教,认真严谨,与人为善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
老者还谈起:客户东西的无论再贵重也不能贪,这是经商的基本要求。如今:他家还珍藏几个客户让修理的鞋子。不知道何种情况,其中有的时隔两年又找到,咱还是如数奉还。
老者的修补摊虽小,然后我感觉到做人的温暖。老者也给我讲:儿子不让他在辛苦出摊,今享清福。可是他偏偏闲不住,自己不爱打牌,闲着没意思,这样好天好道,出来摆个摊,就有人说说话,避免在家寂寞。二多多少少能够自食其力,补贴家用,不用再伸手给孩子要钱,也减轻孩子的负担。确实,身体许可,能活动这是自己最大的福气。老者揉揉自己惺忪的眼睛,也许常年在外,经受风沙所知。
我问这套工具不是一时半霎所能备齐。老者似乎感兴趣了。说到一把剪刀是逝去已经三十多年父亲留下的,一把钳子是别人送的自己有经过了特殊加工,原来夹手,痕迹清晰可见。
还有其父亲在鞋厂工作时,留下的鞋样子,用厚纸板做成的,从35—45的鞋号都有,自己一直珍藏着。这是传家宝,这是对其父亲的记忆。
这是老者对父辈的敬仰,父子亲密关系的最好表达。
我修理回来,再次遇到我的同志,问我:“我给你准备的两轮电动车怎么没有骑”。我就想到:“这位同事,还人做到第底,世上还是好人多”。
今天的太阳真好,还有些刺眼呢!照在身上还是暖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