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民国风华
2018-01-16 这样的孔祥熙(上)

2018-01-16 这样的孔祥熙(上)

作者: 罗迪克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10:04 被阅读0次

       孔祥熙孔庸之先生,是整个民国时代,最绕不过去的人物。他是孔子七十五世裔孙,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含蓄的眼光里透着儒学的敦仁厚慈;他是虔诚的基督徒,力行实践、勇于担当,把上帝的爱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一个山河破碎的动乱年代,他用他过人的智慧和无比的才干,支撑着经济,扶持着教育。在他身后的几十年来,有人怀念他,有人诋毁他,有人赞誉他。今天,在掲开那块用谎言与愚昧编织的肮脏红布之后,我看到一位这样的孔祥熙。

  孔氏家族,山西首富、票号世家。难能可贵的是,孔祥熙没有成为一个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他跟着考中拔贡的父亲孔繁慈,刚过五岁,就在自家的私塾里读书习字,一本《论语》、一本《孟子》、一本《中庸》、一本《大学》,在父亲的教诲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植根在孔祥熙的脑海与心间,这些也成了他一生为人处世的准则。孔祥熙十岁那年,脖子长疮,中医难以根治,慈父情急之下,请太谷城内教会的医生医治,未经几日,病已痊愈。从此,孔祥熙对教会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父亲的支持下,他进教会办的华美公学读书,并参积极与教会的活动,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一时成为教会的宠儿。

  孔祥熙十六岁那年,在他读完华美公学的所有课程之后,他被送到通州一个更大的教会学校潞河学院,年少的孔祥熙初次远游,心情颇佳,在入读潞河学院之后,远离父亲管束,露出来顽皮活泼的本色,也表现出重情重义的一面。此时的孔祥熙,精明强干始峥嵘头角,内敛沉稳开始慢慢成型。在一个大时代来临的时候,他勇于犯难,用超人的胆识解救了一些传教士,并成功化解了一场国家危机。

  庚子拳乱,是一场流氓政治运用无知的愚民掀起的暴民运动。愚昧加暴力,让那些舍弃舒适生活,来中国穷山僻壤之地传播福音的传教士,遭到了灭顶之灾。义和团动运席卷山东、华北,在通州的潞河学院笈笈可危,可惜孔祥熙单薄一人,无力救助学校的洋教师,只有噙着泪水,收下他们给万里之外故国亲人的遗言,回到山西老家避难。可悲的是,山西的传教士,在山西巡抚毓贤的带领之下,遭受了史无前例的虐杀,毓贤在巡抚大堂,拔出佩刀亲手斩杀一位在白发苍苍的老教士艾士杰,可怜这位老教士在山西传教二十余年,创办医院学校行善无数,如今惨死在他为之服务的异国他乡。孔祥熙因为有教会学校背景,也时刻面临着危险,他在族叔的帮助下,安全返回太谷,太谷的传教士已经被当地的暴民看管起来,等义和团来了拜过洪钧老祖后再行杀害,孔祥熙得知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面临着灾难,冒着生命危险用金钱买通了几名头领,让几名女人得以获救,其他的人只能坐以待毙,孔祥熙与他们挥泪话别,依依不舍。他于心不忍,打算用更多的钱来救助多一个人的时候,他的名字已经被拳匪获悉,并且上了黑名单。家人使钱消灾,辗转把他藏在不同的地方,最后不得已,让他做县官的族叔偷偷带出太谷。一直躲了大半年,在联军攻破北京城,西太后躲到西安向洋人求和,发出剿“拳匪”、官府保护教民的命令时,孔祥熙才敢再回到太谷,回到通州继续求学。

  求和,自然落到李鸿章的肩膀上。当李中堂风尘仆仆的从广东赶到北京,找联军统师瓦德西求和时,瓦德西傲慢地以“我统兵作战,你专司求和,我们职责不同,没有见面的必要。”让中堂大人吃了闭门羹,联军在占领北京后,前锋已抵大同,誓抓祸首慈禧惩治。李中堂焦头烂额,国事崩溃,只恨无力回天。这时李中堂的幕僚李提摩太,得悉有一个叫孔祥熙的教会学生亲历山西教案,找来详解原委。孔祥熙告诉李提摩太,山西教案中被害的传教士,全系毓贤一人所致,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做善事的传教士,都是敬爱有加,孔祥熙并找来他在太谷救助的传教士作证。李提摩太听到孔氏的说项后深思熟虑,以太原教案为例,找到瓦德西反复蹉商,以底层百姓无知未受教化,容易爱到蛊惑,惩办真正祸首为由,成功阻止联军西进。救了慈禧太后,也救了国家。

  这件事的成功解决,李鸿章决心要见见孔祥熙。这一年,孔祥熙二十一岁,正值青春年华;李鸿章七十九岁,已迈入暮年。在外侮内困、山河破碎的年代,二人相见昭示着新老交替,一代终了,新的一代正在崛起。李鸿章国之柱石,上马杀贼,千里封侯;下马治国,独自支撑整个危局。孔祥熙此时已经获得留学美国的资格,他向李中堂道明想去留学的想法,两个人,一老一少就攀谈起来:

  既去求学,又何必远涉重洋?难道说,你嫌中国的书不够读吗?

  倒不是我国的书不够读,学生只是想到外国去求些切合实用的学问。

  什么是切合实例的学问?

  窃以为富国强兵之术,都是切全实际的学问。(李鸿章听到这句话,眸子一亮,用嘉许的目光看着孔祥熙,让他继续说下去)

  为了获此学问,研究声光化电之,显系当务之急。西人每谓:声光化电是发达实业之母,而发达实业又为富国强兵之基。——这些只不过是学生的一得之愚,管窥之见。还请中堂大人有以教之!

  李鸿章听后,颇为动容,矍然而起。他上前一步,执起孔祥熙的手,轻轻拍抚,受重奖勉之忱,出自衷诚,实有后生可畏的感觉。他鼓励孔祥熙留学美国,委以外放官员差衔,方便办理出国手续,并助以资斧,聊表寸心。孔祥熙感谢李中堂的栽培,自己也下定求学报国的决心。

  在这一年,二人见面后几个月之后,忧劳过度的李鸿章病逝于北京贤良寺寓邸。

  在这一年,孔祥熙与另外一名中国同学,在麦美德女士的护送下,在上海登上轮船,穿越太平洋,赴美留学。

  枯树逢春,老干新枝。可惜的是,孔祥熙为之奋斗目标,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仍未实现;更为遗憾的是,百年之后的今天,像孔祥熙这样的人,举国廖若星辰。

孔祥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1-16 这样的孔祥熙(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aj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