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睡闻花莺

睡闻花莺

作者: 桉深y | 来源:发表于2023-06-13 16:14 被阅读0次

她的声名更多源于后世的《西厢记》,书中花好月圆的姻缘迎合了大众对美满结局的憧憬。但这并不是她的本来面目,甚至与她首次出现在坊间传奇《莺莺传》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莺莺传》被公认是作者元稹的半自传小说,故事里的张生就是他投射于纸页上的影。

《莺莺传》和《西厢记》的开头区别不大一元稹和莺莺一家在普救寺相遇,动乱之中,元稹借人脉替莺莺一家解了围。莺莺推托身体抱恙,不肯露面谢恩。莺母催促再三,甚至为了向恩人表达谢意不惜对女儿动怒,她这才出来了。她穿着平常的衣服,也无时新装饰,但就这样,也瞬间虏获了元稹的心。

由于莺莺太过矜持庄重,元稹无法向她吐露心声,就委托她的侍婢红娘在中间传话,“娶妻过程复杂,但我现在害相思病,没等那些过程走完我就死了。”红娘献策说小姐喜欢写诗,不妨投其所好。

舞文弄墨正是元稹的专长,他很快写就让红娘带去。莺莺回诗一首,“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从字面看,很有挑逗元稹幽会的意思。可当他真的翻墙闯入西厢,莺莺却衣着整齐、神情严肃地教训了他一番,“你之前是救了我,但你现在背着我母亲,串通婢女乘机胁迫我,是以乱换乱,和先前那帮坏人没有分别。我回你的那首诗只是为了引你来说明情况,望你自重。”

月下旖旎的期待落空,元稹失望不已。但下文笔锋一转,没过多久,莺莺主动来到元稹居处,悄悄与他成就云雨之好。此后元镇西去长安,文中不见他对莺莺有半点思念之情,也难怪在他回到蒲州后,莺莺只道:“始乱终弃对你来说没什么不妥,海誓山盟都有尽头,我何必耿耿于怀。”不久,元稹为考取功名又去了京城,再没有回来。莺莺寄了玉环、乱丝、斑竹茶碾给他,附言道:“我思绪如丝,泪洒斑竹,愿君心如玉般坚贞,我志如环般不绝。”

而那时的元稹早已跟随在京兆尹韦夏卿的身边,趋炎附势的嘴脸展露无遗。终于,他成功娶到了韦家的女儿,不仅开始在官场崭露头角,更凭借悼亡诗成为深情鳏夫的楷模。

故事的末尾,元稹在某年途经莺莺住处时想以表兄的身份求见,被她婉拒了,“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一你好好对待身边的人吧,不要像辜负我一样辜负她了。可笑的是,元稹却倒打一耙,背着她发表了令人不齿的言论,“绝代尤物不害己则害人,比如姐己、褒姒,我不能制服这种妖孽,只好辜负她了。”

可他瞒天过海的手段再高明,也瞒不了自己的心。多年后,他在一个朦胧的拂晓醒来,将惆怅旧梦化为七言绝句一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对他来说,动人的或许只是初见,但《西厢记》之外的莺莺那典型的唐女性格更让今人叹服——我知道你不好,但我爱你,我虽爱你,却和你并无关系。你留下的残局我收拾得起,就让往事成风,不要再提。

相关文章

  • 【锦言】醉闻花气睡闻莺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春晓》元稹 赏读 是夜凉爽,回来见那早间只一个浇了一杯水的蓝茉莉...

  • 闻莺

    鸟鸣嘀啾,如山林雀跃你取来琴谱,欲度其曲清音不绝,若幽兰流水是《遁世》,是《忘忧》你径自听痴了去。 暮晚。莺声渐稀...

  • 2019-01-25

    春晓 元稹 半欲天明半未明, 醉闻花气睡闻莺。 儿撼起钟声动 二十年前晓寺情。 这是一首没见过的春晓,今天没借到书...

  • 【元稹·二十年前晓寺情】用半生愧疚,来记得你。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这首诗其实从前读过,但最初见到时却并未多想,及...

  • 相见欢. 相遇丨离别

    花丛独步香酣, 月澜姗。 闻呖呖莺声花外低啭。 隔花看, 心缭乱, 美人簪。 娇靥娉婷人醉已魂半。 张生与崔莺莺初...

  • 【春晓】——元稹晚年的追忆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当一个人真正爱过,才会明白什么是爱情,对于深情...

  • 《白田马上闻莺》――闻莺抒怀

    古诗原文: 白田马上闻莺 (唐)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 花之女孩

    雏菊女孩-彩索身轻长趁燕 红窗睡重不闻莺 雏菊女孩就像...

  • 花之女孩二

    雏菊女孩-彩索身轻长趁燕 红窗睡重不闻莺 雏菊女孩就像...

  • 醉闻莺

    银月醉舞伴嫦娥, 空镜微语照杨柳。 落叶浮雕樱花红, 云起影消东亭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睡闻花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bc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