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黄淮地区发展的底蕴与悲情

黄淮地区发展的底蕴与悲情

作者: 黄淮雄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1:02 被阅读70次

            黄淮,我国最古老的政治辖区之一,兴于农,人口集中。人类早期曾出现先河之主黄帝 ,人文始祖伏羲,得六百年天下的商汤等圣明贤君;乱世期间曾出现文韬武略曹操 、政商传奇吕不韦、秦末草莽陈胜、吴广、大汉开创者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乱唐者黄巢、后唐朱温、大明开皇朱元璋  ,明末李自成,清末李鸿章、民国袁世凯等英雄豪杰.....这里是一个出乱世英雄的地方,也是一个战乱频繁、生民凋敝的地;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多灾多难、哀鸿遍野的地方。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里曾繁衍了中华文明,孕育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但是对于黄淮地区的人们而言,也是一条灾难河,它一不小心的决堤,就让这里成千上万的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一部《一九四二》,看尽黄淮心酸、人间百态。淮海战役,是这里的人民用小车推起来的。国家三年自然灾害,这里又有多少人失去生命?天灾人祸,都在黄淮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

           苦难造就了这里的人民能吃苦耐劳,勤奋淳朴、性格倔犟。历史造就了这里的人们枭雄辈出,人杰地灵。

            从清朝咸丰年间到民国,由于黄河北行改道,这里的人民开始休养生息,整治土地,改善环境。可好景不长,1937年国民党政府为阻止日军南下,竟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夺淮,历时九年,滚滚的黄河水将几十年黄淮人民辛苦改造的家园毁于一旦,并进一步恶化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这里就更加落后了。

           昔日星光璀璨的富庶农业沃土,今日却成为中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塌陷区。 兴也农,败也农。 历史在不经意间打了个哆嗦,让黄淮地区一直沉眠于传统农业落后区。

           到如今,八十年过去了,黄淮地区发展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因素,这里经济发展依然迟滞,文化教育落后,自然资源匮乏,至今,黄淮地区没有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没有一家五百强企业,没有一条集中连片的高速铁路……

           这里是广阔的平原,千里沃野,一马平川,但是思想观念陈旧,工业基础薄弱。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桎梏,加上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这里成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塌陷区。近几年,随着“打工经济”兴起,这里是劳动力流出地,每年外出务工的人群成千上万。但是由于教育的落后,这里的劳动力多半是以出卖苦力为主,很少有产业工人或技术工匠。

           这里曾经是江河密布,水运发达,但随着地下水位下降,这里的河流大部分已经不能通航,加上铁路和公路的兴起,其航运价值逐渐消失,交通已经没有比较优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这里依然是非涝即旱、多灾多难,如今黄河夺淮的隐患虽已排除,但是依靠水运兴起的商业重镇却悄然衰败。工业的发展造成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使得这里的农业日渐凋敝,环境不再宜居,

          这里曾是帝王之乡,文人之炕,但是地接南北,横贯东西的方位格局,也从根本上奠定了为她人做嫁衣的悲剧。这里自古就是兵匪过境民不聊生之地,农民起义发源地,阶级矛盾尖锐,故封建地方长官对此地都噤若寒蝉,就别说发展了。即使到现在,这里依然是重要兵源地,劳动力输出重要地。

          这里近现代工商业起步晚,市场意识比较薄弱;体制和机制创新相对滞后,产业配套条件差,要素严重外流。经济“凹陷”不是因为自身没有发展,而是因为别人发展更快一些。近几年,国家虽然提出了振兴黄淮、加快黄淮地区发展的若干意见,但是收效甚微。这是黄淮地区的现状,也是黄淮人民的悲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淮地区发展的底蕴与悲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fd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