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看了很多鸡汤文,也写了将近十万字的鸡汤文,也把很多篇文章发给了周围的亲戚朋友看。
有的礼貌的会跟我说:“写得还不错。”其实我不知道这是不想给我打击还是不好意思给我打击。
还有一些会说:“故事略显普通。”嗯。这个意见我接受了。
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自己本身的经历也是流水账式的普通。
再加上文笔还不够惊艳,所以写不出那些轰轰烈烈的心灵故事了,唯一的出路就是多点在文字上渲染。
还有一个也算不上意见,权当是看法吧。有一位小友和我说:“心灵鸡汤虽然我们看得很爽,也很有鸡血,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么做,到底要怎样努力才行达成和主人公那样的心境。”
就是这个话给了我反思,为什么很多人看了很多励志书,打了很多鸡血,但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件事令我想到了《欢乐颂》里面邱莹莹失业在租房里疯狂看成功学的那个映像。
当然,抛开我的不说,我也征集了很多人看其他鸡汤文的意见。
感受差不多如此:
看主人公的故事很爽,但是套路无非就是:屌丝逆袭或者浪子回头。
怎样逆袭的呢?鸡汤文只是说了一个口号:努力。
如何努力?鸡汤文没有讲。
比如说,鸡汤文里会跟你说,男主出身卑微普通贫穷,然后某一个机遇认识了一些成功人士,成功人士给了男主一些思维冲击,然后男主很受震惊,决定了要努力。怎样努力呢?路灯下读书,厕所里刷题,冰天雪地去补课。
这些也就仅仅是提供了男主很勤奋,很有毅力。
众多的读者需要什么呢?当然是具体的方法了。大家都知道努力,但是该如何努力?才是最应该关心、最应该去寻找的问题的答案。
媒体里的文体很多,可是偏偏鸡汤比较吸引人,因为故事简单明了不用思考。看的时候要注意辨认,不要喝了毒鸡汤,黑鸡汤,反鸡汤(好像这个可以有。)
就好像,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说:“你要努力,努力考上大学。你要像谁谁谁一样勤奋,要不然你考不上。”(鸡汤。)
“你要努力哦,看上大学象牙塔就是天堂,那里可以很自由,想干啥就干啥,想睡觉就睡觉,想玩游戏就玩游戏,想去上课就去上课,想谈恋爱就谈恋爱……”(毒鸡汤。因为考上大学不是你人生的终点,那里不提供免费的面包牛奶,也不提供给你走进人生终点人生天堂的门票,因为这些东西也是需要奋斗才能拥有的。)
可是学生需要的是如何努力,怎样努力。可能会有人说了,如何努力怎样努力就看自己了,别人只负责打鸡血,难道还要人家手把手教你怎么吃饭用筷子?
鸡汤文只负责告诉你,用筷子展现中国美,用筷子吃饭的人有修养。
好的鸡汤文会告诉你,用筷子可以展现中国美,然后会告诉你如何端坐用筷子的方法和步骤。
如果真的想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方向的话,就不要只是看鸡汤文了,鸡汤文除了给自己一时的鸡血,却给不了你真正的方法和技巧。(当然,其他文也不一定可以。)
如果真的想学东西,就找找准方向。自己最喜欢什么,最擅长什么,然后就努力什么。
怎样努力?有老师的咨询老师,不想咨询老师或者毕业了无从下手了的就咨询业界里比较出名有成就的人。
长点心眼,注意观察别人是怎样变得优秀的,有成就的人绝对不只是喝鸡汤,而且喝的分量也绝对不多。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世界需要鸡汤吗?
答案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偶尔喝一喝也没关系的,如果每次打开新闻手机都是看到板着脸的说教,听到的永远都是祈使句,那么偶然受伤的心灵谁来安抚呢?
不过要注意的是,就算喝也要喝有营养的鸡汤,智慧性的鸡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