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跑步偶得

跑步偶得

作者: 慕铯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20:53 被阅读0次

    2014-2016年的一年半的时间,我跑了1200公里,其中完成3个半程马拉松,总共140多次,平均每次9公里多,最快的5公里成绩19分54秒,最快的半程马拉松成绩1小时40分,最长的单次跑步距离29公里。

    1000公里纪念

    由于时间缘故,也是为了克服众所周知的惰性,我选择在早上跑步。为什么?是因为晚上有太多的理由让我选择放弃,加班、聚餐、娱乐甚至累了一天不想动弹想看电影,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我选择在早上跑,只需要克服一个固定且可控的困难:早起。只需要每天早上少睡觉1.5个小时,就能跑上10公里,何乐而不为?

    为什么跑步?我说的自主性跑步,不是初中学校组织的大清早群体被动性跑步。从高中开始,没有了群体性跑步,但是为了更有精力好好学习,是的,目的性就是这么强,没有什么毅力、坚持、快乐、健康这些积极向上的字眼,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高中那会,早上我会提前15分钟,去操场跑上两圈再去早读。跑步的操场在教学楼侧边,清晨的阳光总能找到合适的角度照过来,橘黄色的阳光照在脸上总有一种如来版神圣的感觉,加上当时多多少少看了些偶像剧,心智也不太成熟,总爱自行脑补摄像机在前方,脸部特写,目光坚毅,然后加上旁白:向着梦想奔跑,既幼稚也感动。不得不说,这种感觉很奢侈,在我过往的30年岁月里,产生这种感觉抑或是错觉的日子应该不太多。

    就是这种感觉吧

    真正爱上跑步是在上了大学后,喜欢这种大汗淋漓的感觉,喜欢跑步结束后被多巴胺充盈的快乐,于是整个大学加研究生阶段,中关村南大街,通常是在晚上的操场,断断续续坚持跑了6年多。现在我仍然还记得大学有2000米测试,在班级总是第一,也陆陆续续拿了学院好几个奖,当然比较怂,校级奖从来没拿过。此时的跑步仍属于玩票。

    正式开始系统性的跑步,是在工作之后。上学期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在准备半程马拉松,21.09公里,即要绕着400米的标准操场跑上52圈。而当时的我还是在5公里的水平,也从未想过要跑马拉松。直到听说他要跑半程马拉松,我才开始琢磨,想明白要跑50圈的时候,我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至少对我等凡人来说肯定不可能!但是工作之后,一个下午,我跑完了5公里之后跟自己说,为什么不尝试下10公里呢?仿佛是某种感应,就像村上春树在29岁那年一场棒球比赛的观众席上突然决定写小说一样突然。那会还没有使用测距软件,我自己按照平均速度,给自己定下了跑1个小时(差不多10公里)的目标,第一个10公里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在完成了人生第一个10公里后,便开始有了完成马拉松的念头,也是从那会开始系统训练。一周跑4-5次,每次10公里,也更加关注跑步姿势、避免伤病、休息饮食之类的知识。所以还是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不怕你不跑,就怕你连跑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就被吓倒了。

    十公里对我来说,其实不难,甚至我开始喜欢这种感觉,同时我也开始悄悄地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前一天晚上我都会考虑下,明天要不要继续。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继续。毕竟这个时候还不到真正跑步的时候,下决心不需要太多的毅力,bingo,闹钟会定在6:00整。第二天一早,闹钟响之后,睡梦中模模糊糊的会继续思想斗争:昨天太累,今天事多,天气不佳…起或者不起,这是个永恒的问题。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点不孤独。大家都知道的最会跑马拉松的作家村上春树先生,坚持跑步,一个月跑量280公里,但是每天穿跑鞋系鞋带的时候都在跟自己做思想斗争要不要放弃,想象大佬们也有这种惰性,也就释然了。然后20分钟的洗漱,出门、下楼,热身,10公里,拉伸。夏天还好,6:30天早就亮了,冬天则是完全的黑夜,深冬的时候会顶着星空和月亮跑步,跑完结束夜空才微白。冬天跑步的那一段时间,对门家的小姑娘正好高考,每天几乎是同一时间,我们会在关门、下楼的时候遇到,直到她高考结束。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庆幸:幸亏哥们我现在只会在梦里高考了。当然偶尔也会在心里祝福她:辛苦的小姑娘,过了高考就好了,毕竟,我们老师当时就是这么善意的“骗”我们的。

    10公里是我最爱的距离,不长不短正好。太短,训练不到位,训练没有效果;太长,太累且时间太长影响上班。但是这10公里中,也是大有乾坤。每天下楼的时候都是雄心壮志,想着今天身体状态怎么样?能不能破掉自己的最快10公里记录?热身的时候就在想,不太妙,膝盖不舒服,心情不好,好吧,今天只要能完成就好。磨磨蹭蹭的热身完,打开Nike+和酷我,正式开跑。前面两公里往往很激进,总想着是不是可以再快点,听着Nike+里每公里的配速,觉得好像破纪录有戏,脚步会不由自主的加快。到了3到4公里的时候开始微露疲态,身体开始讨价还价:今天不舒服,能不能少跑点?今天上午有好多工作,留点精力干活吧?一天不跑也没事吧?把膝盖跑伤了就不好了…偶尔也会说要不要跑完5公里就算了,反正又不是考试,也没有监督,就这样吧。当然也偶尔会在跑步的时候反问自己:你这是干嘛呢?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睡到自然醒不好,非要瞎折腾。不过还好,大多数时间都坚持下来了,除了一次雾霾实在严重,一次身体不适。5公里结束,身体会发现抱怨是没有用的,讨价还价也是徒劳,既然没得选,那就调整状态,调动精力好好跑吧。一旦调整过来后,身体好像也没那么累,而且都过了5公里,一半已经结束了,过了5公里就是6公里,然后7公里,8公里。一般情况下,过了5公里,我就会告诉自己还剩下多少公里,这样给身体一种错觉:再坚持一下就OK啦,4公里,3公里,就只剩下2公里了,胜利在望,跟村上君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提到的“跑者蓝调”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跑步诚枯燥,所以需要音乐陪伴。我记得那会中文歌听最多的是李健,英文歌是Katy Perry,分分钟《Firework》《Teenage Dream》走起。

    个人而言,十公里跑步的精髓在于最后的1公里。通常到这时身体已经比较疲惫了,但是我还是会选择在最后1公里处开始冲刺,一来为更好的成绩,二来如果最后不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气喘吁吁,那怎么体现最后停下来的那一刻的美妙?还剩500米的时候会想,再坚持一下,这是西天取经81难最后一遭,然后最美妙的时刻来临,冲刺结束10公里,开始慢走,任凭汗水和多巴胺浸透,既有生理上的痛快,更有心理上对自己完成既定任务的愉悦感,我想,跑步的快乐也在于此吧。

    这期间我也买了些跑步相关的书,既研究跑步技术,亦关注跑步心得。比较有意思的有《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跑步圣经》、《雨中的3分58秒》《强风吹拂》、《跑步该怎么跑?》。有小说也有非虚构类,每一本书都是在跟先辈们交流,听他们的喃喃细语,听他们谈如何调整姿势,也听他们在跑步的时候如何和身体沟通,如何和自己沟通。

    当然专业的跑步装备也不少。underamour的鞋轻便不磨脚,nike的鞋帮偏硬好几次把我的脚磨出水泡。nike pro combat hyperwarm尤其适合冬天,既暖和还吸汗。还有我一直没舍得出手的Garmin fenix5,测距离和心率。测距我一直带着手机用Nike+,后来也用了一段时间的悦跑圈,相比而言悦跑圈更加本土化一些,有于嘉(央视篮球评论员、马拉松爱好者)报里程和配速,Nike+逼格更高,报速也是全英文,但是APP升级之后界面不习惯就不怎么用了。任何一个爱好,想玩到专业些,条条大路都烧钱,不过相对单反和苹果,如果喜欢跑步还是偷着乐吧,毕竟衣服跑鞋即使出了新款我也不用每年买一套。

    在这1000多公里的里程中,有在西湖美景环绕的12公里,有内蒙古额尔古纳-20多度的10公里,有寒冬汗水马上凝结冰渣的10公里,有北京少见但多情的细雨中的半程马拉松,当然也有轻微雾霾里边跑边担心得肺癌的10公里,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第一次线上马拉松准备不足以低血糖结束在29公里,后来报名线下全程马拉松,报名竞争太激烈未果),至今尚未完成一次真正的全程马拉松,这也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遗憾吧。后来因为冬天雾霾严重,同时也是为了身体更加强壮,去健身房开始刻意增加无氧运动,通常会在1个小时的举铁后不顾教练“跑步属于有氧运动,容易掉肌肉”的警告在跑步机上跑上3-5公里,只是为了回味跑步的快感。当然此时的跑步真真属于玩票了,少了跑圈的快感和对目标的追逐,只剩下跑步机上一串串数字,至此完成全马的想法彻底搁浅了。

    朋友推荐最近新上映的《冈仁波齐》,我一个周末去看完了,是一部讲藏民朝圣的文艺片,从电影本身来讲不是一部佳作,影片本身的戏剧性一般,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对人物的塑造也不饱满立体,但是我仍然愿意给影片7分,是一部诚意之作,现在还有这么执着于一个目标全身心投入的去干一件事,实在少见,推荐观看。跑步之所以迷人,也在于此。我着迷于这种感觉:每次只要跨出第一步,就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完成它,不管痛苦、快乐、顺境、逆境,没有杂念,完成它,就这么简单。

    我喜欢跑步,喜欢其中的苦和甜,也感谢她无论苦乐酸甜都与我相伴,希望我的全马夙愿会在未来某个机缘下可以完成,后会有期,此文为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跑步偶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hi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