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作者: 你先走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23:38 被阅读69次
    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

    《奇葩说》是我近年唯一在看的“娱乐节目”,其实我并不觉得它是“娱乐节目”,好多地方还挺烧脑。当然,边吃炸鸡辣条边看,与边盘算自己如何作答,甚至以0.7倍速反复看,不分高低。

    《奇葩说》里面有些迎来全场尖叫的辩词,听起来很爽,其实很不严谨甚至漏洞百出。如果仅供娱乐,乐呵乐呵也就算了,但一会觉得正方有理,一会觉得反方更对,不断感到自己毫无主见,实在不是很好的体验。

    多年前,我读过这本《学会提问》,以及类似的《思考的艺术》《批判性思维工具》等等,说实话,每个字都看得懂,也看完了,但这类书实在枯燥之极,要说立竿见影学到什么东西,几乎没有。

    最近,趁着看《奇葩说》的兴头,把当年笔记重新梳理了一遍。我发现,一边看《奇葩说》,一边翻《学会提问》,倒还真实现了寓教于乐。

    这本书算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出版 30 多年来一直畅销全球,已经迭代到第 10 版,从这个事实可见该书的地位——这也算是一个选书小技巧,烂书再版都不可能,别说10版。作者认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有三个特点:
    一是有问题意识,不会听到风就是雨,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发现问题;
    二是有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
    三是有解答关键问题的能力,能够解答自己提出的关键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升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帮助你通过提出关键问题,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两种思维方式

    1.海绵式思维。指像海绵放在水中,充分吸收水分一样,对外部信息不加取舍进行吸收,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被牵着鼻子走。

    2.淘金式思维,指像淘金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和别人对话,不断提出问题,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比如看《奇葩说》:海绵式思维的观众一味相信辩手的观点,以及理论论证的全部过程,能理解但是不作出任何评价。淘金式思维的观众则希望在观看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常常会质疑辩手的观点,辩手的推理和论述存在什么问题。无时不刻不在和想象中的辩手互动,批判性地评价他们的证据和逻辑,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段论述的基本结构

    一段合理的论述包括四个要素:论题、结论、理由和假设。面对任何一段论述,首先就是找到这四大要素,然后评价这段论述中用词是否标准、逻辑上是否有错误、因果关系是不是还有其他可替代的、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有没有被忽略的重要信息,通过不断的提问,列出一系列问题去论证,作者的观点是不是站得住脚。

    1.论题

    论题就是引发讨论的问题或争议。可以将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是什么”,即有关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是什么样的论题。比如《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

    规定性论题——“应该吗”,即有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论题。需要规定性答案,社会争论通常是规定性论题。《奇葩说》辩题大多属于这类。比如,鼓励痛不欲生的癌症患者活下去,是对还是错?当面说分手,好还是不好?

    了解了论题的这两种分类,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判断论题。

    2.结论

    结论是别人希望你接受的观点,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可以找到。有时我们会较难找到作者的观点或者作者有几种观点,那么如何找到作者的结论呢?指示词后出现的往往都是结论,比如因此、表明、由此、可以断定等等后面的内容。

    3.理由

    就是说服读者的证据。

    4.假设

    有些论证,貌似完美无缺,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注意到或者忽略了的内在的、隐藏的假设。作者给出的方法是,先检查理由,再检查结论,寻找假设。假设又分为: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某些人会在对立的价值观中,认为一种价值观比另一种更重要,但一种价值观真的优于另一种么?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比如,奇葩说的这些辩题:
    A. 结婚该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人;
    B. 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没有标准答案,只取决于别人的价值观排序中,孰高孰低);
    C. 异性闺蜜是不是谎言(没有标准答案,只取决于别人的价值观排序中,孰高孰低);
    D. 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没有标准答案,只取决于别人的价值观排序中,孰高孰低);

    以上其实都可以说没有标准答案,只取决于一个人的价值观排序中,付出型的爱与享受型的爱、爱情与友情、性与情、爱情与承诺,孰高孰低。

    描述性假设。主要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例如,下面这段话就取决于隐含的描述性假设,你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直接经历和感受莎士比亚的著作大有裨益,中学英语班的所有学生至少应该去看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
    必须要假设什么样的想法,才能让这个理由被人接受?
    ①表演必须非常逼真,反映了莎士比亚所倡导的一切;
    ②学生将会理解这个戏剧,而且能将它与莎士比亚联系起来。

    发现谬误

    所谓谬误,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如果你确认了推理中的谬误,那个原因就不能很有效地支持其结论。因此,在决定是否接受还是拒绝做则的结论时,寻找推理中的谬误是另一重要的步骤。

    寻找谬误有以下6个步骤: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常见的谬误有以下13点: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1.对人不对事:不阐述原因而直接攻击或侮辱其人。比如,你长得那么丑,你的话有什么说服力。

    2.滑坡推理方式:如果某事发生,则相关的很多事情肯定会发生。例如:如果我们通过一项要求手枪注册的法律,无疑会导致要求包括狩猎武器在内的所有枪支都注册的其他法律颁布。这就意味着政府会拥有一张枪械持有者的清单。而如果政府有这样一个清单,那么就必定会没收所有武器。由此就迈出了通往独裁与终结自由的一小步。
    这段话从应该通过该项法律的初始步骤出发,然后预测了一系列更糟糕的情况,这些情况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但是,我们确实有可靠的理由认为,他所预见的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确实都会发生吗?当然,这样的事情有可能发生。但是基于此处所给出的“原因”,我们没有理由相信。

    3.妄求完美:如果某方法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就不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如果你的办法无法世界通用,就不应该采纳。

    4.偷换概念: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例如:前男友的婚礼按惯例都不参加的。(“惯例”是什么?)

    5.诉诸公众:试图利用公众的观点,公众支持的就是合理的。例如:群众支持对偷税明星处以重罚,所以就要重罚,而非根据法律条文。

    6.诉诸权威: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通常是A领域权威对B领域观点。例如:周润发说这款保健品不错。周润发又不是营养学家。

    7.诉诸感情: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8.攻击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攻击其不存在的观点。例如:有国会成员赞同把拘留在关塔那摩的人放在民用刑事法庭上审理。反对者继而控诉:
    a. 赞成民事审判的人赞同恐怖主义。
    b. 赞成恐怖主义的人会与我们国家作对。
    c. 赞成民事审判的人是与我们国家作对的人。
    察觉(并避免)这类谬误的规则是,核查论证中反驳特定观点的理由是不是反驳那个观点的真实理由。时刻反问自己,目标观点是否依据宽容性和忠实性原则得到了解释。

    9.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指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10.恶语中伤。这个不用多说。

    11.转移话题:提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转移听众注意力。比如,你老婆质问你,不是告诉你不要在外面喝酒吗?——你回答,你看你总是在责怪我。

    12.光环效应。用一些美德词汇描述一个人,让其他人产生正面积极的联想,而且它们都很概括,简直让读者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它们就是什么意思。这种光环效应的手法让我们赞成或者接受一个结论,而根本不去检查相关理由、证据或具体的优点和缺点。

    13.循环论证:把论点换个说法,在论证中变结论为理由。比如:阅读传统教科书比阅读电子文本在学习效果上要好得多,因为以教材的形式来展现各种材料非常有利于学习。

    其实,支持结论的理由只是用不同词语重申了一遍结论而已。根据定义,传统的教科书都是以教材的样式以供阅读的。作者的论证是:这种做法非常好,因为它非常好。一个合理的理由一定是指出阅读传统教材的某个具体的好处,例如对所学材料的持久记忆。


    检验证据

    证据的效力如何

    我们要一直在脑海深处铭记,没有一样证据可以像灌篮那样一锤定音、一劳永逸。你总是在找更好的证据,如果一根筋地去找完美证据,那你肯定要泄气。对很多观点来说,没有足够的证据完全支持或驳倒它们,我们必须判断证据的优劣。支持一个信念的证据越多,该信念越接近真实。

    证据的主要类型包括以下8种: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1.直觉

    所谓直觉就是我们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却不能有意识地说出理由的过程。但有时直觉并不是盲目的,只是无法对其加以解释。作为批判性思考的人,我们只是想查明那些依赖于直觉的断言有没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证实。

    2.个人经验

    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一次突出的经历或者几次这样的经历可以说明某个结果有可能出现,比如,你可能遇到过几个人声称因为他们没有系安全带,出车祸时因此得以保全性命。但是这类经历却不能说明这样的结果就是有代表性的或极有可能发生的。当你听到自己或者别人说,“嗯,以我的经验来看……”的时候,就一定要当心。

    3.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具体生动而又细致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尽管典型案例和某个结论表现出一致性,但不要让这种一致性欺骗了你。别忘了问自己一声:“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这个例子被提及的方式中有没有偏见存在?”

    4.当事人证词

    加油站墙上的一则说明:“我的车老是漏油,送给老王修过以后就再也不漏了。因此我强烈建议你将爱车送到老王那里维修,不管什么发动机问题他都能修好。”
    这类证据通常用处并不大。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这类当事人证词无须过多关注,直到我们找出它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门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等。

    5.权威的意见

    权威对特定的问题,比多数人了解更多。但我们应先通过搜寻专家在这个主题上的个人利益的有关信息来确定他有没有偏见。比如,当一个专家准备从他提倡的某些行动中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时,我们就要特别加以小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怀疑专家的个人利益有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公正性,就毅然抛弃一个断言。我们可以看看那些持不同观点、不同预期、不同价值观和利益的各路专家是不是同意他的断言。因此,问一问以下问题不无好处:“这个专家是不是因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

    6.个人的观察

    观察者,不像特定的镜子,并不能给我们提供“纯粹”的观察。我们所“见”所说的都是经过观察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偏见、态度和期望值过滤后剩下来的东西。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黑泽明的经典电影《罗生门》。

    人们见到和听到的东西都是他愿意听到和见到的东西,挑选和记住的那些经历的侧面都是和他们此前的经历和背景最相符最一致的那些侧面。
    此外,很多情况下都有各种重要的障碍阻止我们看清楚所发生的一切,比如说注意力无法集中,观察事件的快速进行,以及压力重重的环境。例如,你可以假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挥舞手枪指着银行出纳,而你站得离他非常近,你的观察有可能出现的偏差。

    当报纸、杂志、书本、电视、网络和研究报告中使用观察得来的报道作为证据,你就得判断有没有过硬的理由来信赖这样的报道。最可信的报道往往是基于最近得来的观察,而且是几个人处在最佳环境里同时得来的观察,他们没有和观察的事件有关的明显而又强烈的期望值,同时也不带有任何偏见。

    7.研究报告

    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研究证据有很多积极正面的特征,同时要注意避免过早拥抱研究结论。但也不能仅仅因为有一丝疑云,就武断地抛弃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结论。“必然发生”常常只是个不可企及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结论都同样不可捉摸,我们应该时刻准备去拥抱其中某些结论,而抛弃其他一些结论。
    关于研究要特别关注样本数,比如,抽样的事件或人群有多少,样本的覆盖率有多大,样本的随机性怎么样?

    8.类比

    记得《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恋爱中应不应该有备胎?”。有正方选手就说,你看我们每辆车都有备胎,为什么恋爱不能有备胎?

    上面这句话就是听起来很爽,仿佛有道理,但这种类比是很牵强的,因为任意两个事物之间你几乎总能找出一些相似点。也正因此,类比推理非常普遍,既具说服力又有迷惑性。要评价一个类比的质量,你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因素。
    (1)两个作比较的事物相同和相异的方式。
    (2)相似点和不同点之间的关联。
    因此,类比推理并不因为有很多相似点就具有说服力。通常情况下,当被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存在与论题有关的相似之处,且在与论题的有关性方面不存在差异时,这样的类比是最有力的。

    有没有替代原因

    1.找到更多的替代原因。当你发现替代原因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你就要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
    ·我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解读这个证据?
    ·还有什么别的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
    ·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哪些东西我可能会当成重要的原因?
    ·如果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还有什么别的解释可以说得通?

    2.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所有的因果解释都会过度简化,因此,有些持论者所提供的解释即使并不包含某桩事件每一种可能的原因,你也得公平对待他们。但是,通过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应该包括足够多的因果因素,以说服你它们并不是太过简化,或者作者应该向你说明,他在结论中所强调的因果因素仅仅是一堆可能的原因当中的一个——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3.相关不能证明因果关系。前些年,有一个研究说长期喝红酒的人寿命更长。很多人就认为是长期喝红酒导致寿命更长,其实不然,只是因为喝红酒的人收入高、生活品质好、保健条件更好、对健康的投入更多,所以寿命长。这就是误把相关当因果。

    4.很多事件并不只有一种解释。
    有一种常见的偏见就是基本归因错误,在这种错误里,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高估了个人倾向的重要性而低估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我们喜欢把别人的行为动因看成是来自其内部的因素,而不是来来自外部的因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数字往往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让人感觉代表着“事实”。然而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欺骗人。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你应该努力辨别出错误的统计数据式的推理。评估统计数据有以下5个线索 :
    ①统计数据的来源;
    ②注意作者所使用的平均数的类型(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③统计数据与所要证明的结论不符;
    ④省略数据也可能涉及欺骗;
    ⑤表述方式不同效果也可能不一样。

    合理的结论

    很多重要问题是不可以由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清楚的,我们在陈述一个结论的时候也往往不能用片面的思维来结束。

    当人们习惯用非对即错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这种类型的思维方式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间题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 。一成不变的二分式思维限制了你决定和选择的范围 ,同时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

    无论是对于一些用“应不应该”或“对不对”提问的问题,如《奇葩说》里的很多辩题:没有爱了该不该离婚?我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之所以有得辩,恰恰在于这些问题都很复杂,你初看觉得这还用问,仔细想就会发现一切都不是那样简单。就像一个人,你能轻易判断他是一个坏人还是好人吗?很多时候,唯一的标准的答案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但是,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结论,但不同结论间并不是平等的。有些结论比其他结论更能站得住脚, 而最值得相信的结论应该是那些最能影响到你对一个观点进行推理的那些。


    最后,我有一些特别想说的话

    第一,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广博的知识。杨绛先生曾嘲笑某些人,说他们就是想得太多,书读太少。如果你没有积累足够的见识,你要么做不出判断,要么就只能像井底那只蛙一样咬定“天只有井那么大”,其它一切与“天只有井那么大”对立的都是错的。

    第二,批判性思维不是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判性思维不是喊你去批判一切怀疑一切,很多事情没有标准答案不代表没有答案,没有通用答案不代表没有当下最优解。就像“恋爱中该不该找备胎?”如果你的恋爱对象都找了备胎,甚至屡屡背叛你,还拳脚相向,你找不找?当具体的场景逐次出现,答案很可能不再让你纠结。同时,没有具体场景,不代表就不能谈论,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一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第三,批判性思维更要懂得谦卑。在最新一期《奇葩说》里,第四季BBKING肖骁讲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他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极端、刻薄。一个人,如果总在寻找对方言语中的漏洞,可能变得很偏执,认死理,争强好胜。其实,从那些精彩辩论中,我们总能发现,再好的点,都很容易被人家见招拆招甚至反咬一口。那些“误入批判性思维歧途”的人,最后很可能一个朋友都没有。批判性思维无疑是一把利器,只是容易伤人也容易伤已,谨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武陵清泉:奇葩说,很好玩
      • 4a2110ae498c:看了几季奇葩说,渐渐感到真相不那么重要,脑洞比较重要,共情和有趣比较重要,前者能创造十种角度看问题,总有一种能安慰到自己,会更包容谅解,脑洞也是建立在广博知识上的联想和创造,后者使人更愿意去相信,更容易植入想法,是一种生活中挺有用的能力

      本文标题:怎样把奇葩打回原形——《学会提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hx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