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听课之前都要提醒自己:
1.不要变成一个跑课的学生,哪里有课哪里上。要真正的学以致用,尽可能多消化老师讲的东西,并内化吸收,再输出。
2.我学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我的初心是什么。
3.同样身为教师的我,要多体会这节课的老师是如何打磨自己这节课的?如何把道理深入浅出的引入,并且怎样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注意力的呢?
我是提醒啊提醒啊这节董老师的课印象深刻的点是:
1.将各类人群划分四个类型:急躁,活跃,缓慢,敏感。
这个可以之前了解过的:胆汁,多血,黏液,抑郁型。好比ABCD四人去看马戏团表演,结果都迟到了,被看门人拦在门外。四个人分别如下表现:A跟看门人大吵一架,甚至动起手来;B眼疾手快,趁乱溜入院内;C听说不能进,又想起家里有想看的电影,不慌不忙的回家了;D自责模式开启,我怎么会迟到呢今天怎么那么倒霉呢循环中……
显然分别对应了上述四种类型,你能分清各自的类型吗?
仔细回味了下自己,我觉得我是活跃型和缓慢型的结合体。心情好的时候很愿意积极活跃表现自己,但是因为受教育的背景有时我会像缓慢型的人一样,有主意但并不急于表现。更偏向活跃型一些。
新造型如何?2.四种类型的人物的扳机点以及各自的情绪安抚处理方案
急躁——被挑战或者磨蹭——不离开并持续关注
活跃——冷漠欺骗——转移注意力,感受切换
缓慢——被催促被支配——真的对不起,坐下来
敏感——被挑剔被反对——认真倾听,自我反思
3.董老师会抛出自己真实的事例,并且在需要多练习的地方多鼓励多提醒。
在课程的引入方面,董老师不拘泥于课件,更在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是对课程的熟悉熟练,也是一位成熟老师教学经验的体现。用自己真实事例代入,生活化的语言,让人更有互动感。
做他人情绪的良师益友 有感拆为己用:
1.因为现实生活的人都不只是一面,可能是多种类型的综合,而在和我们的交往中也可能只是展示了某一面,那有没有可能先找到一些通用的做法呢?
全身心的倾听,在倾听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和给建议,保持持续的关注,去慢慢体会对方现在陷于什么样的情绪,而他这个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转移注意力,起身倒杯水,不正面交锋,请对方坐下来,柔和无攻击性的身体语言,这些都只是一种方式,属于术,感觉不需要太苛求治标不治本。而真正的道还是要去理解对方内心的需求。
2.在什么情形下我需要做安抚的动作?做了之后会不会显得我低他一等,好像主动认错服软一样?
如果是自己的错误当然要主动安抚,如果是对方无理取闹在先,要先冷静一下,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需求?可以等冷静下来之后用套子里的话沟通。有时候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范同样的错误让对方体会一下(对急躁型慎用)
3.要建立平衡健康的关系,需要两个人的努力。可以多多传达轮流当对方的天使的理念。相信每个人都喜欢和想拥有和谐健康的关系。
做他人情绪的良师益友 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