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编 2016、08、25
公益慈善领域基本涵盖基层民生需求,助残,助老,助困,助学,葱改善环境到男女平权,从实体资助到精神抚慰项目等,每一个都能挑起社会的关注度。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和关怀那么多,我们到底能扶持到什么层次,我们到底能够延伸到多细腻的关怀。
公益促使力几何:
帮人和救人,施舍和给予,公益和慈善,本质上就是两回事。
很多人把“做好人”当作是公益慈善的核心促使力,宏观说的过去,微观则不然。社会发展足够快讯,做好人的渠道和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初始关切心来选择动物、文化、儿童、气候、民主等方面来确定个人的慈善方向,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激起各种的慈善同情心的,激发并促使我们行动的,它到底是建立在各种基础和氛围之上?
这里不得不提及社会组织的属性所在:
各社会组织的筹备建立,应充分明确当下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应走的路线图和应开辟的规划线,全面了解当地民情,建立与国情发展规划目标一致的公益慈善格局,且与我国全面建成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节点基本一致。其次就要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
社会组织建立不应在歧视,有企图,有精神反抗基础之上。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会有被崇尚的时段,但如果立即把它作为势力崛起和阻碍其他社会组织发展的信心因子,此组织也将发生自缚现象。
事实上,仅局限于鼓舞募捐是造成误解的伏笔,不是每个人掏出几十块就能解决可持续积累问题的,给人的错觉就是有了钱世界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持这种态度的组织人应当及时自我调整。
公益慈善提案者应始终站在统领全局的立场,完善募资计划,并竭力融入精神反馈的因素,确保足够进行扶持对象社会回报的论证。
公益慈善项目设计者应具备产品分析,库存压力疏散等相关能力,因为公益慈善,绝不是单纯的爱心人士的简易转账支持,也不是致力于明确捕捉特定善意起源点。
当然,募款和集资,这两种形式表面上都是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汇集完成梦想的方式,但区别就是好人和行善,一种渴望精神反馈,另一种则是一种商品、一份承诺,一份责任。
引用一句话:真的想要当好人,就请把帮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件事,看成一种专业,而不是在有罪恶感的时候,精明地比较 CP 值后,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最亮的光环。
努力探索并关怀到底,把慈善心真真变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发展组织和关爱社会的良路。
社会组织工作具有重大的政治责任。管理引导得好,就能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可能对国家、对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公益的姿态应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动力,放管并重是基本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是方法指引,并积极建立政治保证,使得社会组织力量形成国家发展的考虑范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