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看的第一本电子书就是《挪威的森林》,那时的手机还是按键的,用的是2G流量,连翻个页都是要转好久的圈圈。
在冬夜回家的火车上,我翻着页转着圈圈看《挪威的森林》,看得满脸羞红,之前一直听《挪》很好看,没想到它对于爱对于性那么的直白,以至于让我对他有点失望,也许是年轻,二十岁的我看渡边二十岁的人生,我并不能理解。
现在我三十岁了,重新看了一遍,突然能领悟到一些感伤,村上春树用将近四十岁的阅历和文笔来写二十岁,整体上为《挪》造就了一个阴郁的氛围。
在我二十五时,有一段时间,我也很低沉,感觉掉进了人生的谷底,那种被牵扯的感觉、无法呼吸的感觉,永远也走不出来的感觉,实在是太过于痛苦,那时我遇到一个知心的朋友,我跟他讲过,我已经掉进了深井里,没有人来救我。
以前看《挪》,没有注意到直子关于井的讨论,但是自己却已经把这个内容深深的刻进了脑子里。
“我”因为偶然遇见了直子,我和直子一直不停的走,不停的走,没有多少话,“我”跟在直子的后面一直不停的走,有一天,直子对我说:“有一口深井,荒郊野外,一个位于草地与杂木林交界处,有一口黑洞洞的深井,被青草遮掩住了,掉下去就没得救,可能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只有两个人牵着手走,才会无事。”
想起我自己的“深井说”,颇有感触,此时的直子,内心也许早已千疮百孔,木月的死给她的打击是沉重的,木月死的时候只有十七岁,而直子和“我”此时快二十岁了,这期间,木月的死一直盘旋在直子和“我”的心里,我们对谁也不说,生活还是在继续。
直子和木月青梅竹马,无话不说,她们除了拥有彼此,此外就只有“我”,木月死后,直子不知道该怎么和外界接触,不知道怎么融入外面的世界。
对于直子来说,她并不爱渡边,渡边只是她外界相联系的唯一出口,直子所说的深井,我想,大概就是她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木月的死,对于渡边来说是伤痛,但不至于因此而被击垮,直子的精神状况也不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木月,在年幼时,因为亲眼看着姐姐上吊自杀而有了心里阴影。
直子了解渡边,渡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也许渡边能够解救她,如果自己孤身一人,也许早就崩溃了吧,渡边和她不是一样的人,她希望渡边能让她回归正常。
可是,她们都只有二十岁呀!二十岁正处于迷茫状态,人生改何去何从。
我想渡边是很爱直子的,但是直子心中的那口深井愈发变大,最后吞噬了她,最后她到了疗养院。
渡边一直和直子写信联系,几次去看望她。直子也有望变得更好,但最后直子却自杀了,突如其来。
村上春树的文字淡淡的,用第一人称仿佛是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但做为读者的我,依然像是被胶水黏住了一样,拉扯不开,伤感却没有眼泪,痛,完全是在心里。
最终,直子一个人跳进了深井,推开了身边所有的人,渡边(我)在某段时间内是她最亲密的人,期盼着以后和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然而,终究是身在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