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是天生的母亲,没有人是天生儿子。我们是在朝夕的相处中,在点滴的细节处,慢慢地学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为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孩的妈,前面的几年,我更多的是疲于应付,因为俩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再加上生病和吵架,已经能够耗尽老母亲所有的精力。除此之外,作为新时代女性的我,又不满足于成为一个每天绕着锅台转的家庭主妇,所以,总是会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顾影自怜。于是,对于孩子的养育上,还是缺少实质性的投入的。虽然我们一直在他们身边,但很多的是见招拆招,而没有上升一个维度去引导他们。
最近两天,我的感悟。
首先,还是在孩子的营养问题上。毕竟我们又不是绿色植物,总是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我的原则:保证蛋白质的摄入,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所以,鸡蛋、牛奶、肉变着花样的做,新鲜的水果,也不去精打细算,也开始买给孩子吃。看着他们好好吃东西的样子,真的像一个农民给自己的庄家施肥、浇水后,满意的看着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的样子。
其次,更有效的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比如,老大一年级,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知识。我摆脱了之前疲于应付作业的模式,跟孩子专注于拼音、生字、计算的练习,然后让他自己做很少的一部分题目。而不是像之前的在旁边一个题一个题的跟着他做。现在我才明白,之前那种方式是无效做题,做得越多,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越强,以至于独立做题(这次期中考试)时,只做了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辨析形近字。放弃对完成作业的执着,找到重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对于正在上中班的老二,他对知识的需求很强。因为每天要陪老大写作业,所以,对老二的陪伴严重不足。但从当把自己从“作业”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之后,有了更多的时间给老二,他高兴,我也很欣慰。昨天给他开始着手做立体书;把他在学校做的科学小实验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还在家里给他开辟一个区域,可以堆放他的学习用品、玩具。他有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内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最后一点,在陪伴孩子读书的问题上,我和他们爸爸始终没有放缓脚步。孩子也在我们的影响下,非常喜欢读书。这是我们乐于见到了,希望这一习惯,能对孩子将来的生活有所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