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2-03

2018-02-03

作者: Renast | 来源:发表于2018-02-03 23:42 被阅读0次

满墙

  窗外的风多次尝试着要破窗而入,整个夜里,风的咆哮声从未停过。明天就是腊八了,舒涵已经答应了父亲,今年腊八回老家过。舒涵今年放假的比较早,上大学以来这还是头一次早回家。父亲早就盼着女儿回来,一起回老家过个腊八。父亲自从搬到县城去住,就一直盼望可以回老家过节。舒涵总是推脱,觉得父亲就是古板,再说了,乡下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城里热闹。。不过,父亲已经催了她很多个电话,今年腊八一定要回去看看。

  早晨6点的闹钟就把父亲叫醒了,父亲梳洗完,换上了他那套不常拿出来,每年都会拿到洗衣店去熨斗的西装服。舒涵醒了,打开房门,父亲已经泡好了茶,就等着她梳妆了。今天是腊八,天气还是无情的冷。舒涵不情愿拖拖拉拉去刷牙,一边嘴里还在抱怨父亲。窗外的风声还是没有停下,似乎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了。难道是知道舒涵和父亲要回老家,终于可以趁此机会好好虐父女俩一番了。

  “好了没?快点,等会赶不上车囖”父亲一边催促道一边拿起他的皮鞋。舒涵出来了,扎着个高马尾,穿了简单的牛仔配外套。来到车站,舒涵蜷缩着坐在候车亭。父亲一直眺望远方还未到来的班车,踌躇不前。突然,传来一束光,父亲的身影挡住了那道光。父亲上前了两步,然后一直招手叫舒涵快点来上车。舒涵慢慢吞吞,父亲迈着沉重的步伐拉着舒涵的手就这样上车了。此时舒涵感受到父亲的手像是火一般的炙热,嘴里的碎碎念慢慢也就停了下来。

父亲上车找到座位坐下后,一路上一直望着窗外,时不时嘴角露出一丝笑。舒涵觉得这样子的父亲真是可爱极了,更准确地说,父亲和儿时的舒涵现在就是角色的转换。 舒涵或许还没明白,父亲为何回一趟老家回如此兴奋。窗外的树,被无情的大风肆无忌惮的蹂躏。舒涵和父亲就这样颠簸了1个多小时,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

  下了车,父亲就开始屁颠屁颠的拽着舒涵的手,往老家的路方向大步迈去。一路上也顾不上乡里人的问候,穿过竹林,绕着池塘一圈,那扑鼻而来的鸭屎味,老家到了。父亲松开舒涵的手,双手插进裤袋里寻找钥匙。父亲迫切想开门的心,可是,钥匙找了好久还是没有找到,最终在父亲自己西装的内衬口袋找到钥匙。打开大门,一股灰尘味让舒涵连打了好几个喷嚏。醒目的奖状贴满了整面左侧的墙,父亲进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水桶在水井里打了一桶水,找了一块小破布小心翼翼的擦拭这些红透了整面墙的奖状。“满墙”是父亲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无论时间过去多久,老家的墙刷了多少次,唯独这面“满墙”从未改变过。尽管随着时间流逝,“满墙”已经有些褪色,但父亲仍不舍得撕掉这些奖状。“作文竞赛一等奖”“作文竞赛二等奖”“期末考试第三名”“英语口语比赛三等奖”,满墙都是舒涵儿时取得的成绩。舒涵不明白父亲为何冒着寒风回老家,竟是为了这面“满墙”。舒涵不解,坐在竹藤椅子上呆呆的望着父亲擦拭这面墙。

  “满墙”是,舒涵上小学每次在学校取得优异成绩时候,每每回家把奖状拿回家时候,父亲都会将此粘贴在墙上。日复一日,这面墙就被奖状给覆盖了。这便是满墙的由来。趁着父亲换水之时,舒涵问父亲:“为什么你如此喜欢这面满墙?”父亲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接着擦拭。到了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打在这面满墙上,父亲看着这面“满墙”嘴角杨了杨,从裤袋里掏出他的手机拍了一张照片。黄昏时刻,父亲锁上门。回头望了望,对着舒涵说:“回家吧,以后每年腊八我们还回来。”舒涵还是有点蒙的,她还是不明白父亲为何这么重视这面墙。不管舒涵提了多少次要把“满墙”拆了,父亲总是装作没有这回事。在回家的车上,舒涵打开微信刷朋友圈,“满墙,我最珍爱,没有之一”在文字下方,附上了一张带有余光的“满墙”。顺着文字上方,显示的是父亲所发表的。舒涵愣住了,12年来父亲所珍爱的,竟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取得的荣耀,自己最不以为然的恰恰是父亲最珍贵的。看着一旁熟睡的父亲,舒涵拿起手机也发表了一条朋友圈内容:在腊八天里,与父亲返乡,看“满墙”。在文字下面附上了父亲熟睡的照片还有父亲那张珍贵的“满墙”照片,还特别提到了父亲。

满墙,红透了整面墙,一面只属于父亲和舒涵的墙。“舒涵你看,我把它设置成了背景,是不是特别好看”。在往后的一年里,父亲没再换过手机背景,而舒涵也和父亲约定好每年腊八都会回老家探望,擦拭这面“满墙”,和以往不同的是,父亲手机的背景换成了父女俩和这面墙的合照。

承载着“爱”的满墙,就这样承载着两代人的共处的时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2-0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mp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