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静盖无声,冬至悄然而至,指尖白露凝霜,流年安然无恙。
很多地方,过冬至甚为隆重,冬至亦有小年之称。
我们这里,冬至没有吃饺子的习俗,却有冬夜吃胡葱笃(方言,煮的意思)豆腐的习俗。
豆腐,寻常的食材,它廉价且美味。它的美味在于不抢戏,长着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感觉把“岁月静好”刻进了骨子里。是一种即使你不知道它的营养价值是什么,但是一看就知道吃了肯定对身体好的食物。
元朝诗人张邵写有一首赞美豆腐的七言律诗:
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
出匣宁愁方壁碎,忧羹常见白衣飞。
蔬盘惯杂同羊酷,象著难挑比髓肥。
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又有诗曰: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
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
为什么冬夜吃胡葱笃豆腐?小时候听大人说,“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笃豆腐”。我想这句话迎合了农民向往富裕生活的心理期待。在方言里,豆腐的“腐”和富裕的“富”谐音,讨彩头。不管吃了“胡葱笃豆腐”是否真的能过上富裕的生活,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自我提振。
直到今年冬至,我才真正明白了这个习俗的由来。
明太祖定都南京后,命大将汤和镇守常州。洪武二年(1369年)汤和奉命修筑常州新城。因汤和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在筑城期间得罪了一些权贵。那些自身贪污的不法官僚,反而恶人先告状,举报诬陷汤和贪赃枉法。朱元璋大怒,即命汤和将账本呈上备查。冬至前一天,汤和赶赴京城。他左手提账本,右手提一瓦罐上殿面见皇上。朱元璋好奇地揭开瓦罐,见是满罐的胡葱笃豆腐,再抬头看汤和神色庄重,一身正气,才醒悟自己错怪了忠良。于是便自我解嘲道:“胡葱笃豆腐,一清二白”。后来,常州老百姓为了纪念汤和,就在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了。
明朝的常州府领武进县、无锡县、宜兴县、江阴县、靖江县5县。
清朝的常州府则领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8县。
自明朝以来,无锡也好江阴也好,一直隶属常州。
所以,这个习俗在我们这也一直传承了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