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原文摘录:
“自我”是自身的一部分,但又不能全然被自己所掌握。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都会遭遇对自我的失望、恐惧、不接纳。这是最普遍的困惑,也是最抽象、最复杂的困惑。
核心概念:
自我,是自己对着一面被施了魔法的镜子,照出的自己的样子。自己觉得无比真实,其实却未曾想过,眼见未必为实,耳闻亦未必为实,信则以为实。
人,不能完全按照理性来塑造自我、驾驭自我。理性与感性的撕扯,就是人最内核的痛苦所在。
个人体验:
我一直深陷于这种对自我的失望与不接纳之中,从青春期到现在的年届不惑,一直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既不够优秀又不够努力。
既不甘心于躺平摆烂,又无力奋起奔赴梦想。我焦虑着自己的焦虑,失望着自己的失望,在内耗与抑郁中,走到了自己的不惑之年。
然而,在旁人眼中的我,却是另外一个人的模样。
我,从一名护理大专生,以同等学力考研,考上了免疫学的研究生,毕业后,顺利到一家三甲医院的检验科工作;
毕业7后,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检验技师,因为一篇文章成为宣传科的副科长;
毕业10年后,从宣传科调到了医院最核心的部门之一院办。所谓的一官半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突破自我,挑战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断地在新的平台上展示一个连自己都不熟悉的自己。
那么,魔镜中照出的我,与旁人眼中照出的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行动指南:
信则灵,信则真。看懂自己,理解自己,是一辈子的课题。
相信自己,接纳自己,爱上自己,并不是容易的事,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