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最擅长的是对治,智者说了,经卷上说了:欲望、快感很low,不够高大上,我要上进,我要修炼,我要向欲望和快感开刀……这是最撕裂人的。所以,在快感涌起的时刻,不因智者之言、书上的劝诫,或任何社会规范而谴责、隐藏、打压、对治、消灭自己的快感,不让快感和对治这两种力量撕裂自己。
这时,人就真实地面对快感了,快感以及底层潜伏动机、记忆、伤痛、缺憾……等更多东西,就可能展现绽放开来。不宜把这流动的觉察觉知,简化、归结为一个固定的结论、定理,让自己的心安住到定论里,或去套定理公式。
我们在欲望、快感等话题上的困惑、纠结,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一方面认同并投入社会功利的价值体系中,去拼搏,去奋斗,去争夺,去碰壁,去挫折,去颓丧,然后又到经卷、圣哲、智者、大师、仁波切那里寻觅精神良药,不断地在入世、出世两个极端中穿梭摆荡。经卷、大师的精神药剂服多了,突然发现原先入世进取的价值观被猛烈冲击,产生动摇,于是又心生惶惑、彷徨、恐惧,担心自己失去红尘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基和奋斗动力。
假日贪睡,早上从梦中醒来,有倦意。
初中文言文袁枚《黄生借书说》:“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袁枚少时向乡人借书欲望急切,被拒颇觉挫败,回家后剧情延续到夜梦中。梦,就是未了结的欲望在心中撕扯、纠结,深睡入静之际,从后台浮上前台。如果心内没有欲望纠结,就无需夜梦延续剧情了。K经常做如是说。
如果我以K的话为理想,向“至人无梦”的境界修炼,等于又多了一个成圣达至的更贪欲望,来对治、压制、驯服原本就有的欲望纠结撕扯,那恐怕就更纠结了,梦就更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