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喓(yāo)喓:虫鸣声。趯(tì)趯:昆虫跳跃之状。阜(fù)螽(zhōng):即蚱蜢,一种蝗虫。觏(gòu):遇见。降(xiáng):悦服,平静。惙(chuò)惙:忧,愁苦的样子。夷:平,此指心情平静。
这次是不是很贴心,连注释都给大家贴过来了。多认识几个字,多积累几个字词,也是一种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快乐多一点。
这首诗选自《国风·召南·草虫》,是一首思夫诗,妹子们, 撩汉时间到了,这首诗可以拿去了。
为什么摘录这首诗呢?因为很多意象非常亲切,农村人的小时候大多数与草虫为伴,而城里的孩子可能就是钢铁水泥了。
草虫不停地叫着,蚱蜢蹦蹦跳跳,小女子见不到郎君,那激情似火的焦灼难耐,让人忧心忡忡。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又何必矜持?我心则降。
登上南山,采摘蕨菜,薇草,没有见到心上人呀,忧心惙惙,我心伤悲,既见君子,我心则说,则夷。
早在诗经时代,女性的心理特征就已经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首诗以其直白的口吻,道出了无数女子压抑的蠢蠢欲动。而不论是时代更替,还是发展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这样赤裸裸表白心意的女子并不多见,大家纷纷要求女孩子“矜持”,不矜持的女孩子,似乎都要被排挤。不管是被要求矜持,还是固守封建伦理纲常,矜持一词,似乎总是喜欢贴在女孩子身上。身为女孩子,一旦过于不矜持,也会感觉到无所适从,那到底要不要矜持呢?
笔者想说,爱你的人,爱你的所有,你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当你发现你的有些特点被很多人排斥的时候,那么恭喜你,你的这些被排斥的特点可能就会得到另外一种人群的喜爱,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好自己便好,无碍他人,无愧于己。
回到这首诗,似乎古人比较喜欢“南”这个方位,比如前面提到的“南有乔木”,此诗中的“陟彼南山”,南方似乎象征着永远难以到达的美丽的远方,南方也似乎有着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南方似乎象征了美好憧憬与期望,故而,当你怅然若失时,可以冥想南方,那里有着你想要的所有。
网友评论